𢝲
心部12画上下结构U+22772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士尤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鋤尤切,𡘋音㵞。《說文》:憂也。从心,秋聲。《廣韻》:悲也。《增韻》:慮也。
又,《正韻》:卽由切,音揫。《禮・鄕飮酒義》:秋心爲言愁也。【註】愁讀爲揫。
又,《集韻》:將由切 —— 與楢同。《說文》:楢,聚也。或作愁。
又,《集韻》:財勞切,音曹。揚雄有〈畔牢愁〉。
又,叶士交切,音巢。〈道藏歌〉:椿齡會足衰,劫往豈足遼;虛刀揮至空,鄙滯五神愁。
义或書作𢝲。
注解
〔愁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上,康熙部首是心部。
〔愁〕字拼音是chóu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秋、心,五行属金。
〔愁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心,秋声。字亦作“愀”。本义是忧虑,发愁。
〔愁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chóu] ⑴ 忧虑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下反切士尤切頁碼第356頁,第27字續丁孫
𢝲
異體愁
憂也。从心秌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反切燀搜反頁碼第865頁,第5行,第3字述
憂也。從心秋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下反切士尤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2052頁,第1字許惟賢第897頁,第7字
𢝊也。
段注或借爲揫字。《鄉飲酒》義曰秋之爲言揫也是。
从心。秌聲。
段注士尤切。三部。
白话解释
愁,忧心忡忡。字形采用“心”作边旁,采用“秋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篆文。從篆文到楷書,形構皆係從心、秋聲。以心表示與心境相關;秋聲表示音讀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楷定作愁,規範字作「愁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