冃
⺜部4画半包围结构U+5183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莫到切;《集韻》:莫報切,𡘋音帽。《說文》:小兒頭衣也。【徐曰】今作冒。
义《玉篇》或作帽。
又,《集韻》:莫𠋫切,音茂 —— 覆也。
注解
〔冃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冂部。
〔冃〕字拼音是mào,半包围结构。
〔冃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mào] ⑴ 便帽。后作“帽”。《玉篇•冃部》:“冃,小兒、蠻夷頭衣也。或作帽。”《集韻•号韻》:“冃,或作𧛕,亦从巾。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七下反切莫報切頁碼第249頁,第5字續丁孫
冃
小兒蠻夷頭衣也。从冂;二,其飾也。凡冃之屬皆从冃。
附注朱駿聲《通訓定聲》:「冃,今字作帽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四反切忙報反頁碼第639頁,第5行,第1字述
小兒及蠻夷頭衣也。從冂、二。二,其飾也。凡冃之屬,皆從冃。
鍇注臣鍇曰:「《史記》云:『薄太后以冐絮提文帝』是也,今作帽。張衡《西京賦》曰:『戴翠冐羽葢也。』《周禮・考工記》曰:『良葢不冐不紘。』冐之義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七下反切古報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1412頁,第4字許惟賢第618頁,第6字
小兒及蠻夷頭衣也。
段注謂此二種人之頭衣也。小兒未冠。夷狄未能言冠。故不冠而冃。《荀卿》曰:古之王者有務而拘領者矣。楊注。務讀爲冒。拘與勾同。《淮南書》曰:古者有鍪而綣領以王天下者。高注。古者,葢三皇以前也。鍪著兜鍪帽。言未知制冠。按高注兜鍪二字葢淺人所加。務與鍪皆讀爲冃。冃卽今之帽字也。後聖有作。因冃以制冠冕。而冃遂爲小兒蠻夷頭衣。
从冂。二其飾也。
段注古報切。古音在三部。
凡冃之屬皆从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