刎
刂部6画左右结构U+520E
意思解释
刎
wěn基本解释
①〔~颈之交〕旧称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,如“卒相与欢,为~~~~”。
②抹脖子。自~。
详细解释
动词
1.形声。从刀,勿声。本义:割脖子。
2.同本义。
刎,刭也。 卒相与欢,为刎颈之交。 种霸越而灭吴兮,终刎颈于属镂。
自刎(割颈部自杀);刎脰(刎颈。割脖子,自杀)
cut one's throat;
3.割断。
刎,断也。 刎,亡粉切,割也。 马前不得进,后不得退,遂避而逸,因下抽刀而刎其脚。
cut off;
国语辞典解释
外语翻译
- behead, cut throat
- s'égorger, se couper la gorge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武粉切,音吻。《說文》:剄也。《玉篇》:割也。《禮・檀弓》:不至者刎其人。《史記・張耳陳餘傳》:兩人相與,爲刎頸交。
义《韻會》或作歾。
注解
〔刎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刀部。
〔刎〕字拼音是wě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勿、刂,五行属金。
〔刎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刀,勿声。本义是割脖子。
〔刎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wěn] ⑴ 〔~颈之交〕旧称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,如“卒相与欢,为~~~~”。⑵ 抹脖子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四下反切武粉切頁碼第136頁,第23字續丁孫
刎
剄也。从刀勿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