殁
意思解释
殁歿
mò基本解释
◎死(亦作“没”)病~。
详细解释
动词
1.形声。从歺( è ),( mò )声。歺残骨,与死亡有关。本义:死。
2.同本义。
殁,终也。 伯乐既殁兮。 管仲殁矣。 少者殁而长者存。
既殁(既已死亡);殁世(终生;终其一生;去世);殁命(舍命,拚死);殁齿(没齿,终生)
die;
3.通“刎”。自杀 。
殁身(杀身;终生)
suicide;
4.消灭。
道逢匈奴骑兵,皆为所殁。
eliminate; die out; perish;
5.通“没”。隐没;沦没。
神女殁幽境,汤池流大川。
disappear gradually; sink; fall;
外语翻译
- die; death; dead
- beenden, beendigen (V), krepieren, verenden (V), sterben (V)
- mourir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莫勃切,音沒。《說文》:終也。《左傳・僖二十二年》:叔詹曰:楚王其不歾乎,爲禮而卒於無別,將何以歾㊟〔「爲禮而卒於無別」下脫「無別不可謂禮」六字〕。【註】不歾,言不以壽終也。
又,呼骨切,音忽 —— 盡也。揚子《太𤣥經》:詘其節,執其術,共所歾。【註】術,道也;歾,盡也 —— 節于道,歾身而已。歾,音忽。〇【按】諸韻書無忽音,今補入。
又,《集韻》:武粉切,音吻 —— 與刎同,斷也。
义《玉篇》:古文沒字。
注解
〔歾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下,康熙部首是歹部。
〔歾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mò、wě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歹、勿。
〔歾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mò] ⑴ 同“殁”,死亡:“诎其节,执其术,共所~。”㈡ [wěn] ⑴ 通“刎”,割脖子:“辟之是犹欲寿而~颈也。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四下反切莫勃切頁碼第126頁,第22字續丁孫
歾
終也。从𣦵勿聲。
𣨏
異體𣨨、歿、殁
歾或从𠬸。
附注段玉裁注:「『歿死』字當作此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八反切模骨反頁碼第327頁,第3行,第2字述
終也。從歺勿聲。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327頁,第4行,第1字述
歾或從𠬸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四下反切莫勃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644頁,第2字許惟賢第288頁,第3字
終也。
段注《白起王翦列傳》曰:偷合取容。以至歾身。徐廣云:歾音𣳚。按今歾譌圽。《集韵》傅會之云:圽,埋也。
从𣦵。勿聲。
段注莫勃切。十五部。
𣨏,歾或从𠬸。
段注按𣨏死字當作此。入水有所取曰𠬸。湛於水曰𣳚。內頭水中曰𩓔。此許之分別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