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褫的意思解释

衤部15画左右结构U+892B

衤部

15画

10画

左右结构

会意字

PURM 86,PURW 98

LHYU LHYN

WTPI

32217

5972

8161

U+892B

452343321531535 点、横撇/横钩、竖、撇、点、撇、撇、竖、横、横撇/横钩、撇、横、竖弯钩、撇、横折弯钩/横斜钩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chǐ

基本解释

剥夺。~夺(依法剥夺)。~革(革除,剥夺)。~职(革职)。~魄(使人失魂落魄)。

脱去,解下。解佩而~绅。

详细解释

动词

1.形声。从衣,虒( sī )声。本义:夺去衣服。

2.同本义。

终朝三 《易 · 讼》念解佩而绅。 《雪赋》豪民衣自衣。 明 · 高启《书博鸡者事》

褫衿(剥去衣冠。旧时生员等犯罪,必先由学官褫夺衣冠,革除功名之后,才能动刑拷问)

strip;

3.夺去 。

褫气(夺气,丧失气势)

take away from;

4.革除 。

褫夺(剥夺);褫官(革除官职)

abolish; get rid of;

5.扯住 。

褫住(扯住)

pull;

6.废弛 。

褫散(解散);褫落(脱落;掉下;废弛败落;解脱)

abandon;

国语辞典解释


chǐ

详细解释

1.脱掉、卸下。

宋 · 岳飞《良马对》:“褫鞍甲而不息不汗。”

2.剥夺、革除。

褫夺公权。

两岸词典解释


chǐ

详细解释

《书》革除;剥夺。

褫革、褫爵、褫夺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strip, tear off, undress
  • ôter, dévêtir, dépouiller, priver qqn de qch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下 部首:衣部 )

唐韻》:池爾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丈爾切,𡘋音豸 —— 奪衣也。易・訟卦》:或錫之鞶帶,終朝三褫之。【疏】三見褫脫。

又,《集韻》:丑豸切,音𠞄 —— 義同。

又,《廣韻》:衣絮編也。

又,演爾切,音酏 —— 褔也。

又,相支切,音斯。余支切,音移 —— 義𡘋同。

又,《韻會》:直吏切,値去聲 —— 解也、脫也。荀子・非相篇》:極禮而褫。【註】讀去聲。

又,《廣韻》:直离切;《集韻》:𨻰知切,𡘋音馳 —— 蓐衣又曰褫氊。

考證

卷目:考證・申集下 部首:衣部 )

《荀子・非相篇》極禮而褫。〔註〕讀去聲。

謹照原文讀去聲改直吏反。

注解

〔褫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下,康熙部首是衣部

〔褫〕字拼音是chǐ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衤、虒,五行属

〔褫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衣,虒( sī )声。本义是夺去衣服。

〔褫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chǐ] ⑴ 剥夺⑵ 脱去,解下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八上反切直離切頁碼273頁,第30

褫奪衣也。从衣虒聲。讀若池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六反切陳知反頁碼702頁,第2行,第1

褫奪衣。從衣虒聲。讀若池。

鍇注臣鍇按:《易》曰:「終朝三褫之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八上反切直离切古音第十七部頁碼1581頁,第3許惟賢693頁,第2

褫奪衣也。

段注奪當作敓。許訓奪爲遺失。訓敓爲彊取也。此等恐非許原文。後人以今字改古字耳。《周易・訟》上九。或錫之鞶帶。終朝三褫之。侯果曰:褫,解也。鄭玄,荀爽,翟元皆作三拕之。荀,翟訓拕爲奪。《淮南書》曰:秦牛缺遇盜拕其衣。高注。拕,奪也。拕者,褫之假借字。十七十六二部音冣近也。引伸爲凡敓之偁。

从衣。虒聲。讀若池。

段注直离切。十六部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