絠
糹部12画左右结构U+7D60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:古亥切;《集韻》:已亥切,𡘋音攺。《說文》:彈彄也。《廣韻》:解繩。《類篇》:一曰冠卷。
注解
〔絠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糸部。
〔絠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gǎi、ǎi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糹、有。
〔絠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gǎi] ⑴ 引弦开弓。⑵ 弦。⑶ 解开绳索。㈡ [ǎi] ⑴ 冠卷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弋宰切、古亥切頁碼第438頁,第11字續丁孫
絠
彈彄也。从糸有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五反切弋宰切、古亥切頁碼第1038頁,第2行,第2字述
彈彄也。從糸有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弋宰切、古亥切古音第一部頁碼第2633頁,第8字許惟賢第1146頁,第4字
彈彄也。
段注彈者,開弓也。彄者,弓弩耑弦所凥也。弦與弓弩於發矢時相離,是名絠。
从糸。有聲。
段注弋宰切。又古亥切。一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