靀
雨部21画上下结构U+9740
外语翻译
- drizzling, fine rain; mist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:莫紅切;《集韻》:謨蓬切,𡘋音蒙。《廣雅》:靀靀,雨也。《集韻》:微雨也。《玉篇》亦作濛。
注解
〔靀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中,康熙部首是雨部。
〔靀〕字拼音是méng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⻗、蒙。
〔靀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méng] ⑴ 古同“濛”,(雨)细小。⑵ 古同“蒙”,覆盖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莫紅切頁碼第372頁,第1字續丁孫
濛
微雨也。从水蒙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一反切母東反頁碼第910頁,第6行,第1字述
溦雨。從水蒙聲。
鍇注臣鍇按:《詩》曰:「零雨其濛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莫紅切古音第九部頁碼第2230頁,第4字許惟賢第970頁,第8字
溦雨皃。
段注溦各本作微。今正。皃各本作也。今依《玉篇》正。溦溟濛三字,一聲之轉。《豳風》曰:零雨其濛。傳云:濛,雨皃。《廣韵》。空濛,小雨。《廣雅》作靀。靀,俗字也。
从水。蒙聲。
段注莫紅切。九部。
白话解释
濛,细微的雨雾。字形采用“水”作边旁,“蒙”是声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