䣞
阝部15画左右结构U+48DE
意思解释
基本释义
䣞
◎同“鄂”。
外语翻译
- (standard form of 鄂) name of an ancient State which occupied the site of the present province of Hubei, short for Hubei Province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义《正字通》:鄂本字。詳前鄂字註。
注解
〔䣞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下,康熙部首是邑部。
〔䣞〕字拼音是è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㖾、⻏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六下反切五各切頁碼第210頁,第1字續丁孫
䣞
異體𨞍、𨜝、鄂
江夏縣。从邑㖾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二反切五各反頁碼第538頁,第5行,第1字述
江夏縣也。從邑咢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六下反切五各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1170頁,第2字許惟賢第515頁,第2字
江夏縣。
段注二志同。今湖北武昌府武昌縣縣西南二里故鄂城是也。江夏有鄂縣。故南陽之縣曰西鄂。顧氏祖禹曰:《史記》熊渠當周夷王時興兵伐庸楊粤至於鄂。又封中子紅爲鄂王。孔氏以爲南陽之鄂誤矣。時楚兵未能逾漢而北也。
从邑。㖾聲。
段注五各切。五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