𧒎
虫部19画上下结构U+2748E
意思解释
基本释义
𧒎
◎同“蛾”。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集韻》:牛河切,音莪。《玉篇》同「蛾」,《說文》作𧒎。
注解
〔𧒎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中,康熙部首是虫部。
〔𧒎〕字拼音是é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我、䖵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五何切頁碼第447頁,第3字續丁孫
𧒎
蠶化飛蟲。从䖵我聲。
䖸
或从虫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五反切五何切頁碼第1053頁,第3行,第2字述
蠶化飛蟲。從䖵我聲。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1053頁,第3行,第3字述
或從虫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五何切古音第十七部頁碼第2695頁,第3字許惟賢第1173頁,第3字
蠶匕飛𧒎。
段注匕各本作化。今正。匕者,變也。蠶吐絲則成蛹於繭中。蛹復化而爲𧒎。按此𧒎與《虫部》之蛾羅主謂螘者,𢧵然不同。而郭氏釋《爾雅》蛾羅爲蠶蛾。非許意也。
从䖵。我聲。
段注五何切。十七部。
或从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