夂
夂部3画独体字U+5902
外语翻译
- go; KangXi radical 34
- Radikal Nr. 34 = Schlendern, folgen
- aller (radical)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集韻》:陟移切,音㨖。《說文》:从後至也,象人兩脛後有推致之者。㊟〔「象人兩脛後有推致之者」上增一「推」字。原文作:象人兩脛後有致之者〕〇【按】與夊字不同,夊右畫長出于外,夂右畫短縮于中。
又,《集韻》:古文終字。註詳糸部五畫。
注解
〔夂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中,康熙部首是夂部。
〔夂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zhǐ、zhōng,独体字。
〔夂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zhǐ] ⑴ 从后至。㈡ [zhōng] ⑴ 古同“终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五下反切陟侈切頁碼第176頁,第5字續丁孫
夂
从後至也。象人兩脛後有致之者。凡夂之屬皆从夂。讀若黹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反切胝雉反頁碼第436頁,第7行,第1字述
從後至也。象人兩脛,後有致之者。凡夂之屬,皆從夂。讀若黹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五下反切陟侈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945頁,第1字許惟賢第417頁,第1字
從後至也。
段注至當作致。
象人㒳脛後有致之者。
段注致,送詣也。
凡夂之屬皆从夂。讀若黹。
段注陟侈切。《玉篇》竹几切。十五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