蹯
意思解释
越南字释义
蹯
◎同“𨄠”。
外语翻译
- an animal's paws
- patte de plantigrade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古文: 籵
《唐韻》:附袁切;《集韻》:符袁切;《正韻》:符艱切,𡘋音煩。《說文》作番,獸足也。《左傳・文元年》:食熊蹯。【註】熊掌。《類篇》亦作𨆌、𨁢、𩕈。
又,《集韻》:符分切,音汾 —— 義同。
又,《韻補》叶汾沿切。曹植〈名都篇〉:歸來燕平樂,美酒斗十千;膾鯉臇胎鰕,炰鱉炙熊蹯。
注解
〔蹯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中,康熙部首是足部。
〔蹯〕字拼音是fá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𧾷、番,五行属水。
〔蹯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足,番声。本义是野兽的足掌。
〔蹯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fán] ⑴ 兽足掌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二上反切附袁切頁碼第36頁,第12字續丁孫
番
異體畨
獸足謂之番。从釆;田,象其掌。
𨆌
異體𨆜
番或从足从煩。
𥸨
古文番。
附注徐灝注箋:「田象獸掌,其形與土田字相溷,故又从釆建類。」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上从『釆』,象獸指爪,下象獸掌(劉釗《古文字構形學》84頁以為追加聲符『田』)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三反切復喧反頁碼第116頁,第1行,第2字述
獸足謂之番。從釆、田。象其掌。
鍇注臣鍇曰:「本造此字爲獸足掌也,象形。」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116頁,第1行,第3字述
番或從足,從煩。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116頁,第2行,第1字述
古文番。
鍇注臣鍇曰:「象獸掌形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二上反切附袁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第197頁,第3字許惟賢第87頁,第6字
獸足謂之番。从釆,田象其掌。
段注下象掌。上象指爪。是爲象形。許意先有釆字。乃後从釆而象其形。則非獨體之象形,而爲合體之象形也。附袁切。十四部。
番或从足。从煩。
段注此形聲也。
古文番。
段注按《九歌》。𥸨芳椒兮成堂。王注。布香椒於堂上也。𥸨一作播。丁度,洪興祖皆云:𥸨古播字。按播以番爲聲。此屈賦假番爲播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