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跸的意思解释

足部13画左右结构U+8DF8

足部

13画

6画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KHXF

RMPPJ

JIRE

62141

6462

8547

U+8DF8

2512121153512 竖、横折、横、竖、横、竖、提、横、竖提、撇、竖弯钩、横、竖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基本解释

帝王出行时清道,禁止行人来往。警~。~路。

泛指帝王出行的车驾。驻~。

详细解释

动词

1.从足,毕声。本义:帝王出行时开路清道,禁止他人通行。

2.同本义。

出称警入言。 《汉书 · 梁孝王武传》大祭祀、丧祀之事,设门燎,宫门庙门。 《周礼》

跸路(跸道。帝王出行时所经过的道路。清理道路,禁止百姓通行);跸声(清道的吆喝声)

clear(the emperor's route)of traffic;

3.指帝王出行的车驾。

县人来,闻,匿桥下。 《史记》

驻跸(指帝王出行沿途暂住)

horse-drawn carriage of an emperor;

外语翻译


  • clear way, make room for; emp
  • dégager la voie pour le passage de l'empereur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酉集中 部首:足部 )

廣韻》:𤰞吉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壁吉切,𡘋音必。玉篇》同「䟆」。周禮・天官・宮正》:凡邦之事蹕。【註】國有事,王當出,則宮正主禁絕行,若今衞士填街蹕也。又,〈夏官・隷僕〉:掌蹕宮中之事。【註】蹕,謂止行者,淸道,若今時警蹕。漢官儀》〔註〕:皇帝輦左右侍帷幄者稱警,出殿則傳蹕,止行人,淸道也。古今注》:警蹕,所以戒行徒。周禮》:蹕而不警。秦制,出警、入蹕,謂出軍者皆警戒,入國者皆蹕止也。又,蹕路也,所行者皆警於塗路。

又,《集韻》:毗至切,音鼻。又,必至切,音畀 —— 義𡘋同。

又,《篇海》:足偏任也。列女傳》:立不蹕。

注解

〔蹕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中,康熙部首是足部

〔蹕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𧾷、畢

〔蹕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bì] ⑴ 古時帝王出行時,實施交通管制,禁止人車通行,稱為“蹕”。《史記·卷一○二·張釋之傳》:“縣人來,聞蹕,匿橋下。”《三國志·卷一·魏書·武帝紀》:“夏四月,天子命王設天子旌旗,出入稱警蹕。”⑵ 泛指帝王出行時止宿的地方。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二上反切卑吉切頁碼49頁,第11

䟆止行也。一曰竈上祭名。从𧺆畢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三反切𤰞聿反頁碼144頁,第4行,第2

䟆止行也。一曰竈上祭名也。從走畢聲。

鍇注臣鍇曰:「《周禮》作此字。《春秋左傳》曰:『不蹕。』漢出警入䟆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二上反切卑吉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265頁,第3許惟賢117頁,第5

䟆止行也。

段注今《禮經》皆作蹕。惟《大司寇釋文》作䟆。云本亦作蹕。是可見古經多後人改竄。亦有僅存古字也。《五經文字》曰:䟆,止行也。《梁孝王傳》。出稱警。入言䟆。

一曰竈上祭名也。

段注篇,韵皆有襅字。云竈上祭。

从走。畢聲。

段注卑吉切。十二部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