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纏的意思解释

糹部21画左右结构U+7E8F

糹部

21画

15画

左右结构

XYJF 86,XOJF 98

VFIWG

ZTOB

20914

U+7E8F

554444413251121134121 撇折、撇折、点、点、点、点、点、横、撇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竖、横、横、撇、点、横、竖、横

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chán

基本解释

繞,圍繞。~繞。~綁。~縛。

攪擾;牽絆。~綿。~磨( mó )。~攪。糾~。瑣事~身。

應付。這個人真難~。

详细解释

1.形聲。从糸,廛( chán )聲。本義:圍繞,纏繞。

2.同本義。

,繞也。 《說文》臣有所與供儋採薪者九方鄄。 《淮南子 · 道應》動胃緣。 《史記 · 扁倉傳》。正義:「謂脈繮繞胃也。」野田生葡萄,繞一支蒿。 劉禹錫《葡萄歌》

纏裹(纏繞裹束;衣著,裝束)

enwind; wrap;

3.糾纏;攪擾 。

蠻纏(不講道理地糾纏);纏訟(糾纏詞訟)

be tangled up; pester;

4.應付;對付 。

這人真難纏

deal with;

国语辞典解释


chán

详细解释

1.裹绕、围绕。

《后汉书 · 卷七二 · 董卓传》:“卓所得义兵士卒,皆以布缠里,倒立于地,热膏灌杀之。”

缠足、头上缠了一块布。

2.搅扰、骚扰。

《晋书 · 卷七九 · 谢安传》:“哀毒兼缠,痛百常情。”

死缠烂打、他被无赖给缠上了。

3.应付、对付。

《红楼梦 · 第五八回》:“怪不得人说戏子没一个好缠的。”

这个人真难缠!

姓。如汉代有缠子。

两岸词典解释


chán

详细解释

1.扎束;围绕。

缠绷带、缠绕、用布条缠腰。

2.搅扰;牵绊。

纠缠、孩子把我缠死了、杂务缠身、胡搅蛮缠。

3.《口》应付;对付。

那人很难缠,我缠不过他。

4.姓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wrap, wind around; tie, bind
  • aufspulen (V)​, winden, wickeln (V)​, herumwickeln, einwickeln , Rolle, Spule
  • enrouler, entourer, emmêler, mêler, être retenu, importuner, ennuyer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中 部首:糸部 )

廣韻》:直連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澄延切,𡘋音廛。說文》:繞也。玉篇》:約也。廣韻》:束也。詩・唐風》綢繆束薪〔傳〕:綢繆,纏綿也。

又,姓。廣韻》:漢有纏子著書。

又,《廣韻》:特碾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直碾切,𡘋廛去聲 —— 義同。

集韻》或作繵,《類篇》或省作緾。

注解

〔纏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糸部

〔纏〕字拼音是chá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糹、廛

〔纏〕字造字法是形聲。从糸,廛( chán )聲。本义是圍繞,纏繞。

〔纏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chán] ⑴ 繞,圍繞⑵ 攪擾;牽絆⑶ 應付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直連切頁碼433頁,第12

纏繞也。从糸廛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五反切直連切頁碼1028頁,第7行,第3

纏繞也。從糸廛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直連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2585頁,第5許惟賢1125頁,第7

纏繞也。从糸。廛聲。

段注直連切。十四部。

白话解释

缠,捆绕。字形采用“糸”作边旁,采用“廛”作声旁。

字形解说

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,左「糸」右「廛」。篆文從糸、廛(ㄔㄢˊ chán)聲。從「糸」,指與絲縷有關;「廛」表示音讀。楷書從篆文來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