䙗
衤部17画左右结构U+4657
意思解释
基本释义
䙗
◎同“褅”。
外语翻译
- a swaddling cloth for infant; a broad bandage for carrying an infant on the back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义《篇海》同「𧝐」。
注解
〔䙗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下,康熙部首是衣部。
〔䙗〕字拼音是tì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衤、啇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八上反切他計切頁碼第272頁,第16字續丁孫
𧝐
異體䙗、褅
緥也。从衣啻聲。《詩》曰:「載衣之𧝐。」
鉉注臣鉉等曰:緥卽襁緥也。今俗別作褓,非是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六反切他計反頁碼第700頁,第3行,第1字述
緥也。從衣啻聲。《詩》曰:「載衣之𧝐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八上反切他計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第1571頁,第1字許惟賢第688頁,第7字
緥也。
段注《小雅·斯干》曰:載衣之裼。傳曰:裼,緥也。此謂裼卽𧝐之假借字也。易聲啻聲古音同在十六部。故借但裼字爲𧝐字。《釋文》曰:《韓詩》作褅。褅,《集韵》云或𧝐字。《韓詩》用正字。《毛詩》用假借字也。緥者,小兒衣也。
从衣。啻聲。
段注他計切。十六部。
詩曰:載衣之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