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胾的意思解释

肉部12画半包围结构U+80FE

肉部

12画

6画

半包围结构

会意字

FAMW

JIOBO

EHOO

43250

5175

U+80FE

121253434534 横、竖、横、竖、横折钩、撇、点、撇、点、斜钩、撇、点

𡥎𦛹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基本解释

切成大块的肉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切成的大块肉 胾,大脔也。从肉。——《说文》毛炰胾羹,笾豆大房。——《诗·鲁颂·閟宫》左殽右胾。——《礼记·曲礼》。注:“殽,骨体也;胾,切肉也。殽在俎,胾在豆。”羹胾中别。——《管子·弟子职》胾四豆。——《仪礼·士虞礼》召条侯,赐食,独置大胾。——《史记·绛侯周勃世家》

big piece of meat;

国语辞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切成大块的肉。

《说文解字 · 肉部》:“胾,大脔也。”《荀子 · 非相》:“啜其羹,食其胾。”

两岸词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1.《书》切成大块的肉。

2.《书》切割成块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minced meat; to cut meat into pieces
  • couper la viande en morceaux, viande coupée en dés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下 部首:肉部 )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側吏切;《正韻》:資四切,𡘋音剚。說文》:大臠也。正字通》:切肉曰胾。博雅》:胾,臠也。詩・魯頌》:毛炰胾羹。【傳】胾,肉也。儀禮・士虞禮》:胾四豆,設于左。【註】胾,切肉也。前漢・周勃傳》:獨置大胾。【註】師古曰:胾,大臠也。

注解

〔胾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下,康熙部首是肉部

〔胾〕字拼音是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𢦏、肉

〔胾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zì] ⑴ 切成大块的肉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四下反切側吏切頁碼133頁,第9

𦛹

異體

𦛹大臠也。从𠕎𢦔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八反切側字反頁碼345頁,第1行,第2

𦛹大臠也。從肉𢦒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四下反切側吏切古音第一部頁碼702頁,第6許惟賢313頁,第4

𦛹大臠也。

段注切肉之大者也。

从肉。𢦒聲。

段注側吏切。一部。按《鄉射禮》古文樴爲胾。戠聲聲同也。脯脡字本作梃,從木。從手,從肉皆誤也。梃,一枚也。樴猶梃也。樴作胾則同聲而不同義。凡禮古文髀作脾,榦作肝,骼作胳等皆同聲而不同義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