脔
意思解释
脔臠
luán基本解释
◎切成小块的肉:“尝一~肉知一镬之味。”~割(分割)。禁~(喻独自占有而不容别人分享的东西,如“视为~~”)。
详细解释
名词
1.形声。从肉。羉( luán )声。本义:小块肉。
2.同本义。
一曰切肉,脔也。 嘬谓一举尽脔。 尝一脔肉,而知一镬之味。
脔脔(切成小块的肉);脔脍(切成块的鱼肉)
a small slice of meat;
3.量词。用于块状的鱼肉 。
脔肉(犹言一块肉。谓其量少)
slice;
动词
◎切肉成块 脔,臞也。——《说文》 棘人脔脔兮。——《诗·桧风·素冠》 取新鲤鱼,去鳞讫则脔。——《齐民要术·作鲊》 未受牺牛大羹之和,久在煎熬脔割之间。——《后汉书·边让传》 又
脔制(分割而制伏之);脔割(分割;切碎);脔股(谓割股疗疾以示虔敬);脔身(分割身体) 【漢典】。
slice meat up;
外语翻译
- small lump of meat; sliced meat
- mager , geschnittene Fleischstücke
- mince, viande coupée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備考
《龍龕》:音迹。
注解
〔脔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備考・未集,康熙部首是肉部。
〔脔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luán、jī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𰁜、肉,五行属火。
〔脔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肉。羉( luán )声。本义是小块肉。
〔脔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jī] ⑴ 同“迹”。㈡ [luán] ⑴ 切成小块的肉:“尝一~肉知一镬之味。”~割(分割)。禁~(喻独自占有而不容别人分享的东西,如“视为~~”)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四下反切力沇切頁碼第131頁,第8字續丁孫
𦣏
異體臠
臞也。从𠕎䜌聲。一曰切肉,臠也。《詩》曰:「棘人臠臠兮。」
附注段玉裁據《廣韻》改「切肉臠」為「切肉」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八反切蔞遣反頁碼第338頁,第6行,第1字述
臞也。從肉䜌聲。一曰切肉臠也。《詩》曰:「棘人臠臠兮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四下反切力沇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第683頁,第2字許惟賢第304頁,第9字
臞也。
段注《毛詩傳》曰:欒欒,𤸃瘠皃。葢或三家詩有作臠,從正字。毛作欒,從假借字。抑許所據毛作臠。皆不能肊定也。
从肉䜌聲。
段注力沇切。十四部。古皆讀平聲。
一曰切肉也。
段注依《廣韵》訂。切肉曰臠。臠之大者曰胾。此許義也。
詩曰:棘人臠臠。
段注此證前一義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