嶤
山部15画上下结构U+5DA4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古僚切;《廣韻》:五聊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倪幺切,𡘋音堯。《說文》:嶕嶢,山高貌。《前漢・揚雄傳》:泰山之高嶕嶢。【註】高也 —— 音樵堯。
又,《集韻》亦作嶤。何晏〈景福殿賦〉:岧嶤岑立。
注解
〔嶢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中,康熙部首是山部。
〔嶢〕字拼音是yáo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山、堯。
〔嶢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yáo] ⑴ 见“峣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九下反切古僚切頁碼第307頁,第3字續丁孫
嶢
異體嶤
焦嶢,山高皃。从山堯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八反切研梟反頁碼第763頁,第6行,第1字述
焦嶢,山高皃。從山堯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九下反切古僚切古音第二部頁碼第1762頁,第4字許惟賢第771頁,第11字
焦嶢,山高皃。
段注《楊雄傳》曰:泰山之高。不嶕嶢則不能浡滃雲而散歊蒸。嶕古衹作焦。
从山。堯聲。
段注古僚切。二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