嶅
山部13画上下结构U+5D85
意思解释
嶅
áo基本解释
◎山多小石。
详细解释
形容词
◎山多小石 嶅,山多小石也。——《说文》嶅,山多小石。——《玉篇》
rubbly;
名词
1.山名,嶅山。
Ao mountain;
2.在山东省新泰县东南。
3.在广东省龙川县北。
古壮字释义
嶅
◎读音ngaux。 高大的房子,楼房。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:五勞切;《集韻》、《正韻》:牛刀切;《韻會》:牛交切,𡘋音熬。《說文》:山多小石也。
义又,嶅山,在魯地。
义又,通作磝。《集韻》:山高貌。韓愈〈別知賦〉:山磝磝而相軌。
又,《玉篇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類篇》𡘋魚到切,音傲 —— 動搖貌。揚雄〈河東賦〉:嘻嘻旭旭,天地稠嶅。
义《集韻》亦作㟼、㠂。
注解
〔嶅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中,康熙部首是山部。
〔嶅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áo、ào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敖、山,五行属土。
〔嶅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áo] ⑴ 山多小石。㈡ [ào] ⑴ 山高的样子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九下反切五交切頁碼第306頁,第5字續丁孫
嶅
異體㟼、㠂
山多小石也。从山𢾍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八反切偶毛反頁碼第761頁,第7行,第1字述
山多小石。從山敖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九下反切五交切古音第二部頁碼第1755頁,第2字許惟賢第768頁,第4字
山多小石也。
段注《釋山》曰:多小石,磝。許所據字从山也。魯有具,敖二山。晉師在敖,鄗二山之間。敖葢卽嶅字。以多小石得名。
从山。敖聲。
段注五交切。二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