墽
土部16画左右结构U+58BD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义與墝同。《淮南子・地形訓》:察水陸肥墽高下之宜。又,韓地墽民險,介于大國之閒。
注解
〔墽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中,康熙部首是土部。
〔墽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qiāo、áo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土、敫。
〔墽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qiāo] ⑴ 古同“硗”,(土地)瘠薄。㈡ [áo] ⑴ 古同“嶅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口交切頁碼第453頁,第2字續丁孫
墽
磽也。从土敫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六反切口肴反頁碼第1064頁,第1行,第1字述
磽也。從土敫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磽謂多小石地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口交切古音第二部頁碼第2731頁,第2字許惟賢第1187頁,第6字
磽也。
段注《石部》曰:磽者,礊石也。礊者,堅也。礉之義同磽。則兼謂土石堅𩋸耳。其字亦作墝。何注《公羊》云:墝埆不生五穀曰不毛。
从土。敫聲。
段注口交切。二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