屾
山部6画左右结构U+5C7E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、《類篇》:所臻切;《集韻》:疏臻切,𡘋音莘。《說文》:二山也。魏校《精蕰》㊟〔即《六書精蘊》〕:兩山𡘋峙,各止其所,靜之極也。
《正字通》:屾,卽山之重文,音義不殊。或謂《易》「兼山,艮」,屾當是古文艮,其說亦泥。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俱不收屾。
注解
〔屾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中,康熙部首是山部。
〔屾〕字拼音是shē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山、山。
〔屾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shēn] ⑴ 二山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九下反切所臻切頁碼第307頁,第21字續丁孫
屾
二山也。凡屾之屬皆从屾。
附注饒炯部首訂:「據部屬嵞為山名从山觀之,本取山義而無涉於二山,足證屾亦山之繁文。非同玨从二玉,皕从二百指事之例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八反切所臻反頁碼第764頁,第4行,第1字述
二山也。凡屾之屬,皆從屾。闕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九下反切所臻切古音第-部頁碼第1763頁,第4字許惟賢第772頁,第2字
二山也。
段注此說義而形在是。如𤤴之例。
凡屾之屬皆从屾。闕。
段注此闕謂闕其讀若也。今音所臻切。恐是肊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