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聶的意思解释

耳部18画品字结构U+8076

耳部

18画

12画

品字结构

BBBF

SJSJJ

CECC

10441

U+8076

122111122111122111 横、竖、竖、横、横、横、横、竖、竖、横、横、提、横、竖、竖、横、横、横

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niè

基本解释

附耳小语。

姓。

国语辞典解释


niè

详细解释

附在耳边小声说话。

《说文解字 · 耳部》:“聂,驸耳私小语也。”《庄子 · 大宗师》:“瞻明闻之聂许。”唐 · 成玄英 · 疏:“聂,附耳私语也。”

姓。如战国时代韩国有聂政。

两岸词典解释


niè

详细解释

1.《书》贴近耳边轻声说话。

瞻明闻之聂许(《庄子‧大宗师》)。

2.姓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whisper; surname
  • flüstern, tuscheln , Nie (Eig, Fam)
  • chuchoter, (nom de famille)​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中 部首:耳部 )

廣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尼輒切,音躡。說文》:附耳私小語也。【徐曰】一耳就二耳也。史記・魏其武安侯傳》:乃效兒女子呫聶耳語。

又,攝也。管子・侈靡篇》:十二歲而聶廣。【註】代將亂而攝其廣。

又,《莊子・大宗師》:瞻明聞之聶許。【註】聶許,許與也 —— 攝而保之,無所施與也。

又,地名。春秋・僖元年》:齊師、宋師、曹師次于聶北救郉。【註】聶北,郉地。山海經》:濛水出漢陽西,入江聶陽西。【註】聶陽,《水經注》引此作灄陽。後漢・郡國志》:東郡有聶戚。

又,國名。山海經》:聶耳之國,在無腸國東,爲人兩手聶其耳。【註】言耳長,行則以手攝持之也。

又,姓。史記・刺客傳》:聶政者,軹深井里人也。姓譜》:楚大夫食采于聶,因以爲氏。

又,人名。史記・刺客傳》:荆軻嘗游過榆次,與蓋聶論劒。【註】《索隱》曰:蓋,姓;聶,名。

又,《集韻》:日涉切,音讘 —— 亦私語也。

又,《正字通》:直涉切 —— 與䐑同,薄切肉也。禮・少儀》:牛與羊魚之腥,聶而切之爲膾。【註】聶之言牒也。先藿葉切之,復報切之,則成膾也。

又,《集韻》:弋涉切,音葉 —— 與揲同。揲揲,動貌。

又,質涉切,音霅 —— 合也。爾雅・釋木》:守宮槐,葉晝聶宵炕。【註】槐葉晝日聶合而夜炕布者,名爲守宮槐。聶音輒。

又,實欇切,音涉 —— 與欇同,蔓木。

又,尺涉切,音謵 —— 木葉動貌。

注解

〔聶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耳部

〔聶〕字拼音是niè,品字结构,可拆字为耳、聑

〔聶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niè] ⑴ 附耳小语。⑵ 姓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尼輒切頁碼399頁,第29

聶附耳私小語也。从三耳。

附注段玉裁注:「《口部》『咠』下曰:『聶語也。』按:二篆皆會意。以口就耳則為咠。咠者,己二耳在旁,彼一耳居閒則為聶。」徐灝箋:「愚謂聶从三耳者,審聽之意耳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三反切女懾反頁碼961頁,第2行,第1

聶附耳私小語也。從三耳。

鍇注臣鍇曰:「一耳就二耳也。《史記》曰:『乃效兒女子呫聶耳語。』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尼輒切古音第八部頁碼2369頁,第3許惟賢1030頁,第2

聶駙耳私小語也。

段注《口部》咠下曰:聶語也。按二篆皆會意。以口就耳則爲咠。咠者己二耳在旁,彼一耳居閒則爲聶。《史記・魏其武安傳》曰:乃效女兒呫聶耳語。韋曰:呫聶,附耳小語聲。

从三耳。

段注尼輒切。八部。

白话解释

聂,贴着耳朵悄悄说话。字形采用三个“耳”会义。

字形解说

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。戰國文字字形從三耳,表示貼近耳邊小聲說話。篆文、隸書、楷書皆承戰國文字字形而來。在六書中屬於同文會意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