聪
意思解释
聪聰
cōng基本解释
①听觉。失~。
②听觉灵敏。耳~目明。
③心思灵敏。~明。~睿。~慧。~颖。
详细解释
形容词
1.形声。从耳,总声。本义:听力好。
2.同本义。
聪,察也。 听曰聪。 闻审谓之聪。 耳彻为聪。 尚寐无聪。
聪耳(听觉灵敏的耳朵)
(of hearing)acute;
3.明察。指耳闻声音而心能辨别其是真假。
耳不能两听而聪。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。
聪察(擅长审辨);聪察轩昂(明察真伪,仪态不凡);聪听(明于听取;明于辨察)
astute;
4.聪明,有才智。
听曰聪,聪者,能闻事而审其意也。 瞻今已八岁,聪慧可爱。 聪者不得用其诈。 不聪敬止。
聪哲(聪明多智);聪明自误(天资聪明的人,反被聪明所误);聪智(指聪明而有才智)
clever;
名词
◎听;听觉 。
左耳失聪。
faculty of hearing;
外语翻译
- intelligent, clever, bright
- (ein gutes) Gehör; hellhörig
- intelligent, (ouïe) fine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、《正韻》:倉紅切;《集韻》:麤叢切,𡘋音驄。《說文》:察也。《廣韻》:聞也、明也、通也、聽也。《書・洪範》:聰作謀。《史記・商君傳》:反聽之謂聰,內視之謂明。《管子・宙合篇》:耳司聽,聽必順聞,聞審謂之聰。【註】耳之所聞,既順且審,故謂之聰。
又,《韻補》叶千剛切,音倉。𨻰琳〈柳賦〉:穆穆天子,亶聽聰兮;德音允塞,民所望兮;宜爾嘉樹,配甘棠兮。望平聲。
注解
〔聰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耳部。
〔聰〕字拼音是cō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耳、悤。
〔聰〕字造字法是形聲。从耳,總聲。本义是聽力好。
〔聰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cōng] ⑴ 聽覺⑵ 聽覺靈敏⑶ 心思靈敏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倉紅切頁碼第399頁,第5字續丁孫
聰
異體聦、𦖻
察也。从耳悤聲。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聰,耳朵聽得清楚。楚系多从耳,兇聲,或疊加義符『心』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三反切麤中反頁碼第959頁,第6行,第2字述
察也。從耳悤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倉紅切古音第九部頁碼第2365頁,第2字許惟賢第1028頁,第2字
察也。
段注察者,覈也。聰察以雙聲爲訓。
从耳。悤聲。
段注倉紅切。九部。
白话解释
聪,至察至明。字形采用“耳”作边旁,“怱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篆文。篆文字形從耳、聲。從耳,表示聽聞聲音;
聲,聲兼義,取疏通之意。表示耳朵中空疏通而聽覺靈敏。隸書、楷書皆承篆文而來。在六書屬於形聲兼會意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