褢
衣部15画上中下结构U+8922
外语翻译
- to carry in the bosom or the sleeve; to wrap, to conceal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戸乖切;《韻會》:乎乖切,𡘋音懷。《說文》:袖也。一曰藏也。又,《玉篇》:胷䘳藏物也、抱也。在衣曰裹,在手曰握。
义又,與懷通。《前漢・外戚傳》:褢誠秉忠,維義是從。
义又,猾褢,獸名。《山海經》:穴居老蟄,如人而彘鬛。
义《廣韻》一作𧞷,《類篇》或作𧙪。
注解
〔褢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下,康熙部首是衣部。
〔褢〕字拼音是huái,上中下结构,可拆字为衣、鬼。
〔褢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huái] ⑴ 衣袖。《説文•衣部》:“褢,袖也。”⑵ 同“懷”。怀藏;怀抱。《説文•衣部》:“褢,藏也。”《玉篇•衣部》:“褢,苞也,胷䘳藏物也,抱也。在衣曰褢,在手曰握。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八上反切戶乖切頁碼第271頁,第31字續丁孫
褢
袖也。一曰藏也。从衣鬼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六反切戶乖反頁碼第697頁,第6行,第1字述
袖。一曰藏。從衣鬼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八上反切戸乖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1567頁,第3字許惟賢第686頁,第7字
褎也。
段注褢之爲言回也。袼之高下。可以運肘。袂之長短。反詘之及肘。
一曰臧也。
段注此義與褱近。
从衣。鬼聲。
段注戸乖切。十五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