賤
意思解释
賤贱
jiàn基本解释
①價格低。~賣。~價。
②地位低下。~民。貧~。卑~。微~。
③謙辭。~姓。~軀。~內(妻子)。
④輕視;鄙視。
⑤憎惡。
⑥廢棄。
⑦姓。
详细解释
形容词
1.形聲。从貝,戔( qiān )聲。本義:價格低。
2.同本義。
賤,買少也。 糴甚貴,傷民,甚賤傷農。 心憂炭賤願天寒。
賤斂貴出(低價買入,高價售出);賤酬(降價付錢);賤發(降價發賣);賤貿(低價出售);賤售(賤賣)
cheap; inexpensive; low-priced;
3.地位低下,人格卑鄙。
賤,卑也。 以辨其貴賤老幼廢疾。 貧與賤。 相如素賤人。 鄙賤之人。無貴無賤。 其辱人賤行,視五人之死,輕重固何如哉? 野夫賤隸。 辱人賤行。
賤族(卑微的家族);賤業(卑微的職業);賤丈夫(卑劣貪心的人);賤伎(卑淺的技藝);賤蟲(卑賤的蟲豸。用作詈詞)
lowly;
4.自謙的用語。
賤子因陣敗,歸來尋舊蹊。
賤役(指自己,謙稱);賤荊(同賤內。謙稱自己的妻子);賤造(謙稱自己的生辰八字);賤降(謙稱自己的生日);賤日窮見(自己生日時,雜務繁累)
my humble;
5.拙劣,粗笨 。
賤伎(卑淺的技藝);賤事(低賤、平凡的事情);賤弱(低劣);賤陋(簡單粗陋);賤位(簡陋的居處)
coarse;
6.行爲卑鄙、下流。
有賤丈夫焉,心求尤斷而登之,以左右望而罔市利。
賤相(令人鄙薄的言談舉止);賤皮子(下賤的人。詈詞);賤事(輕賤之事);賤伎(從事卑微技藝的人);賤工(低賤的工作);賤女人;賤類(下賤東西。詈詞);賤鄙(下賤卑鄙);賤流(卑賤的人);賤咧咧(方言。下賤不正派的樣子);賤材(罵人話。賤人);賤才(罵女人的話);賤種(卑賤的種族。詈詞);賤婢(對婢妾、娼優等女子的貶稱)
mean; base;
動
1.使其地位低下。
朕能生君,能殺君;能貴君,能賤君;能富君,能貧君。
abase;
2.鄙視,輕視。
是故明君貴五穀而賤金玉。
輕賤;賤蔑(輕賤蔑視);賤棄(鄙棄);賤凌(輕慢欺凌);賤侮(輕慢);賤卑(輕視)
slight;
国语辞典解释
賤贱
jiàn详细解释
形
1.价格低廉。
《左传 · 昭公三年》:“国之诸市,屦贱踊贵。”《新唐书 · 卷五三 · 食货志三》:“米贱则少府加估而籴。”
贱价出售、谷贱伤农。
2.地位卑下的。
低贱、卑贱。
3.轻佻不自重。
贱人、轻贱、贱骨头。
4.谦称自己的。
《战国策 · 赵策四》:“老臣贱息舒祺,最少,不肖。”
贱内、贱辰。
动
1.轻视、看不起。
《书经 · 旅獒》:“不贵异物贱用物。”《文选 · 曹丕 · 典论论文》:“常人贵远贱近,向声背实。”
2.厌恶。
《荀子 · 正论》:“故下安则贵上,下危则贱上。”
名
1.地位低下。
《论语 · 里仁》:“贫与贱,是人之所恶也。”唐 · 杜甫《写怀》诗二首之一:“无贵贱不悲,无富贫亦足。”
2.姓。如汉代有贱琼。
两岸词典解释
賤贱
jiàn详细解释
1.价格低(与“貴”相对)。
贱卖、贱价出售、谷贱伤农。
2.地位低。
低贱、卑贱、贫贱。
3.下流;不自重。
下贱、贱骨头。
4.谦辞。谦称自己或跟自己相关的。
贱躯、贱内。
5.轻视;看不起。
贵古贱今。
6.《书》厌恶。
下安则贵上,下危则贱上(《荀子‧正论》)。
7.姓。
外语翻译
- mean, low; cheap, worthless
- bescheiden, niedrig, von niederem Stand (Adj), billig, für wenig Geld (Adj)
- bon marché, bas, con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古文: 𧶤
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:才線切;《正韻》:在線切,𡘋音羨。《說文》:賈少也。《玉篇》:𤰞下也、不貴也。《廣韻》:輕賤。《易・屯卦》:以貴下賤,大得民也。《書・旅獒》:不貴異物賤用物。《前漢・食貨志》:糴甚貴傷民,甚賤傷農。
义又,姓。《風俗通》:漢北平太守賤瓊。
注解
〔賤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中,康熙部首是貝部。
〔賤〕字拼音是jià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貝、戔。
〔賤〕字造字法是形聲。从貝,戔( qiān )聲。本义是價格低。
〔賤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jiàn] ⑴ 價格低⑵ 地位低下⑶ 謙辭⑷ 輕視;鄙視。⑸ 憎惡。⑹ 廢棄。⑺ 姓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六下反切才線切頁碼第205頁,第18字續丁孫
賤
異體𧶤
賈少也。从貝戔聲。
附注段玉裁注:「賈,今之價字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二反切自見反頁碼第526頁,第1行,第1字述
賈少也。從貝戔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賤之言踐輕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六下反切才線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第1126頁,第2字許惟賢第497頁,第2字
賈少也。
段注賈,今之價字。
从貝。戔聲。
段注才線切。十四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