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概的意思解释

木部13画左右结构U+6982

木部

13画

9画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SVCQ 86,SVAQ 98

DAIU

FXHR

41912

2861

2437

U+6982

1234511541535 横、竖、撇、点、横折、横、横、竖提、点、横、撇折、撇、竖弯钩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gài

基本解释

大略,总括。大~。~论。~述。~貌。梗~。~要。~算。~括。~念(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)。~率(概率论的基本概念。用来表示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量称为此事件的“概率”。亦称“或然率”、“几率”)。以偏~全。

情况,景象。胜~(胜景,美丽的景色)。

一律。一~而论。

气度,节操;气~。

刮平斗、斛用的小木板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1.形声。从木,既声。本义:量米粟时刮平斗斛( hú )用的木板。量米粟时,放在斗斛上刮平,不使过满。

2.同本义。

同权槩而就衡。 《楚辞 · 惜誓》斛甬,正权 《礼记 · 月令》槩者,平量者也。 《韩非子 · 外储说》

概量(概和斗斛等量谷物的器具)

scraper;

3.节操,风度。

而不于王心邪。 《史记 · 范雎传》。按,平也。夫西河魏土……漂然皆有节,知去就之分。 《汉书 · 杨敞传》附 杨恽《报孙会宗书》

概尚(气节);气概(人遇事表现出来的态度、气势)

bearing;

4.景象;状况。

故山多药物,胜(美丽的景象)忆桃源。 唐 · 杜甫《奉留赠集贤院崔于二学士》

circumstance;

动词

1.引申为刮平,不使过量。

夫水,徧与诸生而无为也,似德。……盈不求,似正。 《荀子 · 宥坐》而不于王心邪。 《史记 · 范雎传》。按,平也。

概平(用概刮平);概准(用平物的量器刮平)

scrape;

2.概括,总括。

概问(概括询问);以此一端,可概其余;以偏概全

generalize;

3.衡量;量,限量。

食飨不为槩。 《礼记 · 曲礼》。注:“量也。”

概志(衡量心志);概量(用量器确定谷物的多少;比喻衡量事物的标准)

weigh;

4.蔽,遮盖 。

概愆(掩盖前愆)

cover;

5.关切,系念 。

概怀(系念于心);概然(慨叹的样子)

be deeply concerned;

6.抑,抑制 。

概了(镇住。有超过所有人的意思)

restrain; control;

7.通“溉”。灌溉,洗涤。

胸中,洒练五脏。 《枚乘 · 七发》

irrigation; cleanse; wash;

8.又如;概盂(洗涤盂钵)

9.通“慨”。感慨。

夫婢妾贱人,感而自杀,非能勇也。 《汉书 · 季布栾布田叔传赞》

概然(感慨的样子)

give vent to one's fleeling about;

副词

1.一律,一概。

余以所闻由光义至高,其文辞不少见,何哉? 《史记 · 伯夷列传》

概不考虑;概不赊欠;概行(一律施行);概视(一律看待);概用(一概使用)

one and all;

2.大致,大略地 。就整个情况而论而不考虑具体事例地。

概而论之;概举(大略举出);概览(大略地观览)

generally;

国语辞典解释


gài

详细解释

1.古代量谷物时,刮平斗斛的器具。

《新唐书 · 卷二二四 · 叛臣传上 · 梁崇义传》:“以概量业于市,力能舒钩。”

2.度量、品格。

《三国演义 · 第三八回》:“飘飘然有神仙之概。”

气概。

3.大略的情况。

梗概。

1.刮平。

《北史 · 卷二一 · 燕凤等传 · 论曰》:“将器盈必概,阴害贻祸,何斯人而遭斯酷乎?”

2.总括。

以此一端,可概其余。

约略。

概况、概念。

1.大略。

整件事情的经过,大概就是这样了。

2.一律。

货物出门,概不退换。

两岸词典解释


gài

详细解释

1.一律;一切。

概不退换、概不承受。

2.约略;总括。

大概、概略、概而论之。

3.约略的;大略的。

概算、概况、概要、概观。

4.神态;风度。

气概。

5.《书》齐平。

其翼附群山,并概青云,更就霄汉,辨其优劣耳(北魏‧郦道元《水经注‧江水注》)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generally, approximately
  • ungefähr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辰集中 部首:木部 )

同上(同「槩」)。

又,《韻會》:尊名。周禮・春官・鬯人》:凡祼事用概,凡疈事用散。【註】皆桼尊也。有朱帶者曰概,無飾曰散。

又,與漑通。周禮・春官・大宗伯》眡滌濯。【註】漑,祭器也。本或作概。概,拭也。

又,《集韻》:巨列切,音竭 —— 杙也。亦省作楬。

注解

〔概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中,康熙部首是木部

〔概〕字拼音是gài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木、既

〔概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木,既声。本义是量米粟时刮平斗斛( hú。

〔概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gài] ⑴ 大略,总括⑵ 情况,景象⑶ 一律⑷ 气度,节操;气~。⑸ 刮平斗、斛用的小木板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六上反切工代切頁碼189頁,第20

異體槪、槪、㮣、概

槩𣏙斗斛。从木旣聲。

附注邵瑛羣經正字:「今經典多作概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一反切茍代反頁碼478頁,第2行,第1

槩杚斗斛。從木旣聲。

鍇注臣鍇曰:「杚,戛摩之也,此即斗斛量槩也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六上反切工代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1038頁,第3許惟賢457頁,第6

槩所㠯𣏙斗斛也。

段注所以二字今補。《月令》。正權㮣。鄭,高皆云:㮣,平斗斛者。㮣本器名。用之平斗斛亦曰㮣。許,鄭,高皆云其器也。凡平物曰𣏙。所以𣏙斗斛曰㮣。引伸之義爲節㮣,感㮣,挭㮣。

從木。旣聲。

段注工代切。十五部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