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𦗁的意思解释

𦗁

耳部16画左右结构U+265C1

耳部

16画

10画

左右结构

XHNB

PCSJ

RROC

U+265C1

1525111534122111

意思解释


基本释义

𦗁

tiàn

1.同“瑱”。

2.拼音tiàn。

3.古人冠冕上垂在两侧的装饰物, 用玉石或贝制成。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中 部首:耳部 )

廣韻》同「瑱」。

注解

𦗁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耳部

𦗁〕字拼音是tià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眞、耳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一上反切他甸切頁碼8頁,第13

異體瑱

瑱以玉充耳也。从玉眞聲。《詩》曰:「玉之瑱兮。」

鉉注臣鉉等曰:今充耳字更从玉㫄充,非是。

𦗁

𦗁瑱或从耳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一反切趯練反頁碼46頁,第7行,第1

𦗁以玉充耳也。從玉眞聲。《詩》曰:「玉之瑱兮。」

鍇注臣鍇曰:「《詩》云:『充耳琇瑩。』《左傳》說錦縛一如瑱,謂之卷緊似充耳也。《國語》、左史之言『吾憖寘之於耳,對曰豈以規爲瑱乎?』規諫也,然則瑱入耳也。若《西都賦》:『玉瑱以居楹。』則音鎮,謂爲玉鎮在柱下也。」

反切………頁碼47頁,第2行,第1

瑱或從耳。

鍇注臣鍇曰:「此以耳爲形,眞爲聲也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一上反切佗甸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52頁,第3許惟賢21頁,第6

𦗁㠯玉充耳也。

段注詩《毛傳》曰:瑱,塞耳也。又曰:充耳謂之瑱。天子玉瑱。諸矦以石。按瑱不皆以玉。許專云以玉者,爲其字之从玉也。凡字从某爲某之屬。許君必言其故。

从王。眞聲。

段注佗甸切。十二部。

詩曰:玉之瑱兮。

段注《鄘・君子偕老》文。今詩兮作也。《女部》又引邦之媛兮。可知此篇也字古皆作兮。孫毓詩評亦引玉之瑱兮。

瑱或从耳。

段注《攷工記》注引《左傳》。縳一如瑱。《釋文》曰:瑱本或作𦗁。耳形眞聲。不入《耳部》者,爲其同字異處。且難定其正體或體。凡附見之例眡此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