纟
纟部3画独体字U+7E9F
外语翻译
- silk; KangXi radical 120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古文: 𢆯
《廣韻》:莫狄切,音覓。《說文》:細絲也。徐鍇曰:一蠶所吐爲忽,十忽爲絲 —— 糸,五忽也。
义又,《博雅》:微也。《玉篇》:幺也。
又,《集韻》:新兹切 —— 絲,或省作糸。
注解
〔糸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糸部。
〔糸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mì、sī,上下结构,五行属水。
〔糸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mì] ⑴ 细丝。⑵ 幺。⑶ 微小。⑷ 量词,丝的二分之一。㈡ [sī] ⑴ 古同“丝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莫狄切頁碼第431頁,第1字續丁孫
糸
異體糹
細絲也。象束絲之形。凡糸之屬皆从糸。讀若覛。
鉉注徐鍇曰:「一蠶所吐爲忽,十忽爲絲。糸,五忽也。」
𢆯
古文糸。
附注按:甲骨文「絲」、「糸」、「幺」,原是一字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五反切莫狄切頁碼第1025頁,第6行,第1字述
細絲也。象束絲之形。凡糸之屬皆從糸。讀若覛。
鍇注徐鍇曰:「一蠶所吐爲忽,十忽爲絲。糸,五忽也。」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1025頁,第7行,第1字述
古文糸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莫狄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第2571頁,第1字許惟賢第1119頁,第1字
細絲也。
段注絲者。蠶所吐也。細者,微也。細絲曰糸。糸之言蔑也。蔑之言無也。
象束絲之形。
段注此謂古文也。古文見下。小篆作糸,則有增益。
凡糸之屬皆从糸。讀若覛。
段注莫狄切。十六部。
古文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