𤸱
疒部15画半包围结构U+24E31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烏盍切,音罨。《說文》:跛病也。
义又,《五音集韻》:短氣也。
又,《集韻》:克盍切,音榼 —— 疲病。
又,丘蓋切,音磕 —— 喉病。
又,乙洽切 —— 與痷同,病也。
注解
〔𤸱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中,康熙部首是疒部。
〔𤸱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è、kè、kài、yà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疒、盍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七下反切烏盍切頁碼第247頁,第18字續丁孫
𤸙
異體𤸱
跛病也。从𤕫盍聲。讀若脅,又讀若掩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四反切一盍反頁碼第634頁,第3行,第1字述
跛病。從疒盍聲也。讀若脅,又讀若掩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七下反切烏盍切古音第八部頁碼第1401頁,第5字許惟賢第614頁,第2字
跛病也。
段注《廣韵》曰:𤸱,短氣也。此今義也。
从𤕫。盇聲。讀若脅。又讀若掩。
段注烏盍切。八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