庖
意思解释
庖
páo基本解释
①厨房。~厨。
②厨师。~人(厨师)。~丁。名~。~代(替人处理或担任事情。亦称“代庖”)。
详细解释
名词
1.形声。从广( yǎn ),包声。广,表示房屋。本义:厨房。
2.同本义。
庖,厨也。 徒御不惊,大庖不盈。 庖有肥肉。 客逾庖而宴。
庖鼎(厨房里烹调的器具);庖厨(厨房);庖屋(厨房);庖宰(受宰于厨房);庖突(厨房的烟囱);庖廪(厨房和粮仓)
kitchen;
3.厨师。
良庖岁更刀。
cook;
4.又。
庖丁为文惠君解牛。三为充君之庖。
庖人(周礼官名。天官之属,掌膳食。泛指厨师);庖正(掌理膳食的长官);庖丁解牛(喻神妙的技艺的典型);庖宰(庖厨。厨工);庖阎(厨工和守门人)
动词
◎烹调。
东坡以烹龙庖凤之手。
庖馔(烹调);庖脍(指脍、炙佳肴);庖霜(细切的鱼肉片。因色白如霜,故称);庖膳(膳食);庖炙(烧烤肉);庖正(掌管饮食官);庖羞(喻执政之臣)
cook;
国语辞典解释
庖
páo详细解释
名
1.厨房。
《孟子 · 梁惠王上》:“是以君子远庖厨也。”《礼记 · 王制》:“天子诸侯,无事,则岁三田。一为干豆,二为宾客,三为充君之庖。”
2.厨师。
《庄子 · 养生主》:“良庖岁更刀,割也。”
名庖。
外语翻译
- kitchen; cooking, cuisine
- Küche (S)
- boucherie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薄交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蒲交切,𡘋音匏。《說文》:廚也。《詩・小雅》:大庖不盈。《周禮・天官》:庖人。【註】庖之言苞也。裹肉曰苞苴。【疏】言苞者,今之廚。轉作苞者,欲取庖人主六獸六禽,有裹肉之意也。《史記・三皇本紀》:大皥庖犧氏,養犧牲以庖廚,故曰庖犧。
又,《集韻》:通作包。《易・垢卦》:九二包有魚,无咎。【釋文】包,亦作庖。
注解
〔庖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下,康熙部首是广部。
〔庖〕字拼音是páo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广、包,五行属水。
〔庖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广( yǎn ),包声。广,表示房屋。本义是厨房。
〔庖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páo] ⑴ 厨房⑵ 厨师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九下反切薄交切頁碼第308頁,第18字續丁孫
庖
廚也。从广包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八反切步交反頁碼第767頁,第1行,第2字述
廚也。從广包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九下反切薄交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1772頁,第6字許惟賢第775頁,第7字
廚也。
段注《王制》。三爲充君之庖。注曰:庖今之廚也。《周禮》庖人注曰:庖之言苞也。苞裹肉曰苞苴。
从广。包聲。
段注薄交切。古音在三部。
白话解释
庖,厨房。字形采用“广”作边旁,采用“包”作声旁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