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廁的意思解释

广部12画半包围结构U+5EC1

广部

12画

9画

半包围结构

YMJK 86,OMJK 98

IBCN

TGLK

00220

U+5EC1

413251113422 点、横、撇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横、撇、点、竖、竖钩

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基本解释

便所;廁所。《左傳•成公十年》:“(晋侯)將食,張,如廁,陷而卒。”

豬圈。《漢書•武五子傳》:“廁中豕羣出,壤大官竈。”

通“側”。①傾斜;歪邪。《莊子•外物》:“天地非不廣且大矣,人之所用容足耳。然則廁足而墊之,致黃泉,人尚有用乎?” ②物體的邊沿;旁邊。《史記•汲鄭列傳》:“上踞廁而視之。” ③隱蔽的地方。《拾雅》卷十七:“隱側之處日廁。”

雜置;間雜;插置。(舊讀cì)。《史記•樂毅列傳》:“廁之賓客之中。”

详细解释

名词

1.同本義。

厠,雜也。言人雜厠在上非一也。 《釋名 · 釋宮室》沛公起如 《史記 · 項羽本紀》

男廁;女廁;廁屋(廁溷。廁所);廁籌(廁簡。大便後用來拭糞的小木片片)

toilet;

2.假借爲「側」。旁邊。

上踞厠視之。 《漢書 · 汲黯傳》。注:「厠,牀邊側也。」居霸陵,北臨厠。 《漢書 · 劉向傳》。注:「厠,側近水也。」上居外臨厠。 《漢書 · 張釋之傳》。注:「岸之邊側也。」

side;

1.雜置;參與 。

廁列(置於,列入);廁足;廁跡(插足,置身)

work in;

2.另見 si。

基本解释

通“仄”。《集韻•職韻》:“仄,《説文》‘側傾也。’亦作廁。”

si

详细解释

1.厠 si。

2.——如「茅廁」( máosi ):廁所(用於口語)

3.另見 cè。

国语辞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间杂、置身。

汉 · 许慎《说文解字序》:“分别部居,不相襍厕。”《文选 · 司马迁 · 报任少卿书》:“向者,仆常厕下大夫之列,陪外廷 末议。”

厕身其中、厕身文坛。

详细解释

“茅厕”的“廁”的读音。

详细解释

便所。

《左传 · 成公十年》:“(晋侯)如厕,陷而卒。”《资治通鉴 · 卷二五二 · 唐纪六十八 · 僖宗干符二年》:“夏,四月,突将作乱,大噪突入府延;骈走 匿于厕间。”

公厕。

参见“厕足”条。

两岸词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1.厕所。

公厕、女厕。

2.混杂;参与在里面。

杂厕、厕身其间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toilet, lavatory; mingle with
  • toilettes, W.C., latrines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寅集下 部首:广部 )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初吏切;《正韻》:初寺切,𡘋颸去聲。說文》:廁,淸也。玉篇》:圊溷也、雜也。釋名》:廁,言人雜在上,非一也。或曰溷,言溷濁也。或曰圊,至穢之處,宜常修治使潔淸也。史記・項羽紀》:沛公起如廁。

又,牀邊側謂之廁。前漢・汲黯傳》:衞靑侍中,上常踞廁視之。【註】應劭曰:牀邊側也。

又,《韻會》:高岸夾水曰廁。前漢・劉向傳》:北臨廁。【註】服虔曰:廁側近水。

又,《廣韻》:閒也、次也。史記・樂毅傳》:廁之賔客之中。

又,《集韻》:察色切,音測 —— 側也。莊子・外物篇》:廁足而墊之。

注解

〔廁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下,康熙部首是广部

〔廁〕字拼音是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广、則

〔廁〕字造字法是形聲。從广( yǎn ),則聲。此字楷書中從「广」和從「厂」兩個異體,均各有淵源,包山楚簡的字形又與「石」旁相混。本义是廁所。

〔廁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cè] ⑴ 便所;廁所。《左傳•成公十年》:“(晋侯)將食,張,如廁,陷而卒。”⑵ 豬圈。《漢書•武五子傳》:“廁中豕羣出,壤大官竈。”⑶ 通“側”。①傾斜;歪邪。《莊子•外物》:“天地非不廣且大矣,人之所用容足耳。然則廁足而墊之,致黃泉,人尚有用乎?” ②物體的邊沿;旁邊。《史記•汲鄭列傳》:“上踞廁而視之。” ③隱蔽的地方。《拾雅》卷十七:“隱側之處日廁。”⑷ 雜置;間雜;插置。(舊讀cì)。《史記•樂毅列傳》:“廁之賓客之中。” [zè] ⑴ 通“仄”。《集韻•職韻》:“仄,《説文》‘側傾也。’亦作廁。”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九下反切初吏切頁碼309頁,第3

異體

廁清也。从广則聲。

附注段玉裁注:「清、圊,古今字。圊言至穢之處,宜常修治使潔清也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八反切測吏反頁碼768頁,第1行,第1

廁清也。從广則聲。

鍇注臣鍇曰:「此溷厠也。古多謂之清者,以其不潔,常當清除之也。清,今俗、《字書》或作圊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九下反切初吏切古音第一部頁碼1774頁,第4許惟賢776頁,第7

廁淸也。

段注淸圊古今字。《釋名》曰:廁言人雜廁在上非一也。或曰溷言溷濁也。或曰圊言至穢之處。宜常修治使潔淸也。按凡云雜廁者,猶云溷雜。《急就篇》、《說文》敘皆曰分別部居不雜廁是也。古多假廁爲側。如《史記・張釋之傳》北臨廁,《漢書・汲黯傳》上踞廁視之是也。

从广。則聲。

段注初吏切。一部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