廦
广部16画半包围结构U+5EE6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:北激切;《集韻》:必歷切,𡘋音鼊。《廣韻》:室屋。
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必益切,音壁。《說文》:牆也。
又,《集韻》:匹辟切,音僻 —— 義同。
义《玉篇》:今作壁。
注解
〔廦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下,康熙部首是广部。
〔廦〕字拼音是bì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广、辟。
〔廦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bì] ⑴ 古同“壁”,墙。⑵ 室屋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九下反切比激切頁碼第308頁,第24字續丁孫
廦
牆也。从广辟聲。
附注段玉裁注:「與《土部》之壁音義同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八反切𤰞僻反頁碼第767頁,第4行,第3字述
牆也。從广辟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所謂廦廱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九下反切比激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第1773頁,第3字許惟賢第776頁,第2字
牆也。
段注與《土部》之壁音義同。
从广。辟聲。
段注比激切。十六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