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舅的意思解释

臼部13画上下结构U+8205

臼部

13画

7画

上下结构

形声字

VLLB 86,ELER 98

HXWKS

NBKY

77427

5279

3043

U+8205

3215112512153 撇、竖、横、横折、横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竖、横、横折钩、撇

𤽲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jiù

基本解释

母亲的弟兄。~~。~父。~母。

妻的弟兄。妻~。

古代称丈夫的父亲。~姑(公婆)。“昔者吾~死于虎”。

古代帝王称异姓大邦诸侯为“伯舅”,异姓小邦诸侯为“叔舅”。诸侯亦称异姓大夫为“舅”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1.形声。从男,臼声。本义:舅父,指母之兄或弟。

2.同本义。

母之兄、弟。妻之父为外,从男,臼声。凡异姓之称,不得称父,则之。 《说文》王之元 《诗 · 大雅 · 崧高》家见。 宋 · 王安石《伤仲永》复到舅家。

舅氏(对舅的尊称);舅公(父亲的舅父);舅弟(舅父的儿子,年纪小于自己的。即表弟);舅兄(舅父之子年长于己者)

mother's brother;

3.妻的弟或兄 。

妻舅;小舅子。

wife's brother;

4.[古]∶古代称丈夫的父亲。

在则君没则曰先 朱骏声《说文通训定声》死于虎。 《礼记 · 檀弓》

舅姑(公婆)

husband's father;

5.称妻之父。

婿亲迎,见于姑。 《礼记 · 坊记》

wife' s father;

6.古时天子称异姓大邦诸侯为伯舅,异姓小邦诸侯为叔舅。又诸侯称异姓大夫为舅。

小邦则曰叔 《仪礼 · 觐礼》使孔赐伯胙。 《左传 · 僖公九年》

dukes;

国语辞典解释


jiù

详细解释

1.称谓:(1)用以称母亲的兄弟。

舅舅、母舅。《晋书 · 卷八五 · 何无忌传》:何无忌,刘牢之之甥,酷似其舅。(2)用以称妻子的兄弟。如:妻舅、大舅爷、小舅子。也称为舅子。(3)古代妇女尊称丈夫的父亲。如:舅姑。《礼记 · 檀弓下》:昔者,吾舅死于虎,吾夫又死焉。汉 · 郑玄 · 注:夫之父曰舅。

2.姓。如春秋时晋国有舅犯。

两岸词典解释


jiù

详细解释

1.称呼母亲的兄弟。

母舅、舅父。

2.称呼妻子的兄弟。

妻舅、大舅子。

3.《书》古代妇女称呼丈夫的父亲。

舅姑。

4.姓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mother's brother, uncle
  • Onkel ( der Bruder der Mutter )​ (S)​, Schwager ( der Bruder der Frau )​ (S)​, Schwiegervater ( der Vater des Ehemannes )​ (S)
  • oncle maternel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下 部首:臼部 )

廣韻》:其久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巨九切,𡘋音臼。爾雅・釋親》:母之晜弟爲舅,母之從父晜弟爲從舅。詩・秦風》:我送舅氏,曰至渭陽。又,〈大雅〉:王之元舅,文武是憲。

又,《爾雅・釋親》:婦稱夫之父曰舅,稱夫之母曰姑。禮・內則》:婦事舅姑,如事父母。

又,《爾雅・釋親》:妻之父爲外舅。

又,姓。姓譜》:晉大夫舅犯之後。

又,通作咎。儀禮・士昏禮》〔註〕:古文舅皆作咎。𥠇天子傳》:咎氏。【郭璞註】咎猶舅也。

又,《韻補》叶暨几切,音麂。前漢・敘傳》:遭成之逸,政自諸舅。陽平作威,誅加卿宰。宰,獎里切。又,《易林》:潔身白齒,衰老復起。多孫衆子,宜利姑舅。

又,叶跽許切,音矩。韓愈〈元和聖德〉詩:皇帝曰吁,伯父叔舅;各安爾位,訓厥甿畮。畮音姥。

注解

〔舅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下,康熙部首是臼部

〔舅〕字拼音是jiù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臼、男,五行属

〔舅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男,臼声。本义是舅父,指母之兄或弟。

〔舅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jiù] ⑴ 母亲的弟兄⑵ 妻的弟兄⑶ 古代称丈夫的父亲⑷ 古代帝王称异姓大邦诸侯为“伯舅”,异姓小邦诸侯为“叔舅”。诸侯亦称异姓大夫为“舅”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其久切頁碼459頁,第12

𦦊

異體𦥶、舅

𦦊母之兄弟爲舅,妻之父爲外舅。从男臼聲。

附注《集韻・有韻》:「𦥶,或書作舅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六反切伎酒反頁碼1080頁,第1行,第1

𦦊母之兄弟爲舅,妻之父爲外舅。從男臼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其九切古音第三部頁碼2792頁,第1許惟賢1213頁,第3

𦦊母之兄弟爲舅。

段注《釋親》曰:母之晜弟爲舅。《毛傳》同。按周人謂兄爲晜也。舅之言舊也。猶姑之言故也。父之昆弟偁父。母之昆弟不得偁父。故偁舅。凡同姓可偁父。凡異姓不可偁父。故舅之也。今俗人言舅父者,非也。母之父母曷爲曰外王父,外王母與。父之父母偁王父王母。故母之父母得偁王父王母而外以別之也。父之昆弟偁從父。故母之𡛷妹偁從母也。舍是則異姓無有偁父母者也。異姓可偁舅。故婦偁夫之父曰舅。男子偁妻之父曰外舅。母之從父昆弟曰從舅。又偁父之舅曰大舅。見《後漢書》。大者,今太字。

妻之父爲外舅。

段注男子於妻父亦言舅。對妻之舅吾父爲偁也。母之昆弟不曰外舅者,妻黨之別於母黨也。

从男。臼聲。

段注其九切。三部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