舊
意思解释
舊旧
jiù基本解释
①鸺鹠,即猫头鹰。《説文•萑部》:“舊,鴟舊,舊留也。”段玉裁注:“《釋鳥》:‘怪鴟。’舍人曰:謂鵂鶹也。”
②长久。《小爾雅•廣詁》:“舊,久也。”《書•無逸》:“其在高宗,時舊勞于外,爰暨小人。”孔傳:“武丁,其父小乙使之久居民間,勞是稼穡。”《漢書•雋不疑傳》:“竊伏海瀕,聞暴公子威名舊矣。”顔師古注:“舊,久也。”
③古老的;陈旧的(跟“新”相对)。《廣韻•宥韻》:“舊,故也。”《詩•大雅•文王》:“周雖舊邦,其命維新。”《左傳•僖公二十八年》:“舍其舊而新是謀。”杜預注:“可以謀立新功,不足念舊惠。”《晋書•王羲之傳附王獻之》:“青氈我家舊物。”
④有声望的老臣。《古今韻會舉要•宥韻》:“舊,老宿也。”《詩•大雅•召旻》:“維今之人,不尚有舊。”《陳書•姚察傳》:“江左耆舊先在關右者,咸相傾慕。”《新唐書•王世充傳》:“嘗與公等約,左右僕射、尚書令、御史大夫,留待勳舊。”
⑤原有的典章制度。《書。武成》:“乃反商政,政由舊。”孔傳:“反紂惡政,用商先王善政。”《晋書•職官志》:“秦變周官,漢遵嬴舊。”《南齊書•王琨傳》:“廷尉虞穌議社稷合為一神,琨案舊糾駮。”宋蘇軾《賜新除司空同平章軍國事吕公著辞免册礼允詔》:“册祝於廟,惟周之典。臨朝親拜,亦漢之舊。”
⑥故交;老交情。《左傳•文公六年》:“立愛則孝,結舊則安。”《三國志•蜀志•許靖傳》:“吴郡都尉許貢、會稽太守王朗素與靖有舊,故往保焉。”《太平廣記》卷五百引《王氏見聞》:“華洪鎮東蜀,與沈有布衣之舊。”《紅樓夢》第六回:“或者他還念舊,有些好處也未可知。”
⑦一贯;通常。《淮南子•氾論》:“苟周於事,不必循舊。”高誘注:“舊,常也。”《陳書•長沙王叔堅傳》:“叔陵舊多力,須臾,自奮得脱。”又仍然,依旧。清納蘭性德《浣溪沙•古北口》:“楊柳千條送馬蹄,北來征雁舊南飛。”
⑧从前。《篇海類編•器用類,臼部》:“舊,昔也。”《書•説命下》:“台小子,舊學于甘盤。”孔穎達疏:“舊學于甘盤,謂為王子時也。”唐杜牧《旅宿》:“寒燈思舊事,斷雁驚愁眠。”唐封演《封氏聞見記•蜀無兔鴿》:“江東舊亦無鴿。”《紅樓夢》第二回:“原來新任太爺姓賈名化,本湖州人氏,曾與女婿舊交。”
⑨用同“柩”。《金史•蔡珪傳》:“其東墓之柩題其和曰:‘燕靈王舊。’‘舊’,古‘柩’字,通用。”
⑩姓。《通志•氏族略五》:“胄氏、舊氏,並見《姓苑》。”《正字通•臼部》:“舊,姓。漢上黨太守舊疆,中牟人。明舊惟賢,普安人。”
国语辞典解释
舊旧
jiù详细解释
形
◎不新的、古老的、从前的。
《诗经 · 大雅 · 文王》:“周虽旧邦,其命维新。”唐 · 杜牧《旅宿》诗:“寒灯思旧事,断雁警愁眠。”
旧日、旧交、旧车、旧衣服、旧习惯。
名
◎交情、老朋友。
《三国志 · 卷三八 · 蜀书 · 许靖传》:“吴郡都尉许贡、会稽太守王朗素与靖有旧,故往保焉。”
念旧、怀旧、亲朋故旧。
两岸词典解释
舊旧
jiù详细解释
1.以前的;往昔的。
旧居、旧貌换新颜、新仇旧恨。
2.使用或经历时间过久。
旧衣服、旧车子、房子又破又旧、旧品牌。
3.过时的;不合时宜的。∥与“新”相对。
旧思想、旧习惯、旧传统、旧章程。
4.原有的人、事物或状况。
叙旧、守旧、怀旧。
5.特指老朋友、老交情。
故旧、访旧、一面如旧。
6.姓。
外语翻译
- old, ancient; former, past
- alt, veraltet, überholt (Adj), früher, ehemals, ehemalig (S), Jiu (Eig, Fam)
- vieux, ancien, usé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巨救切;《正韻》:巨又切,𡘋音柩。《說文》:鴟舊,舊留也。【徐曰】卽怪鴟也。
义又,《廣韻》:故也。《增韻》:對新之稱。《詩・豳風》:其新孔嘉,其舊如之何。《左傳・僖二十八年》:輿人誦,原田每每,舍其舊,而新是謀。《公羊傳・莊二十九年》:新延廄者何。修舊也。
义又,久也。《詩・大雅》:於乎小子,吿爾舊止。【箋】舊,久也。
义又,《韻會》:昔也、老宿也。
义又,姓。漢上黨太守舊彊。
义又,與柩同。《金史・蔡珪傳》:燕靈王舊。舊,古柩字通用。
又,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巨九切,音臼 —— 義同。
又,《集韻》:許尤切,音休 —— 與鵂同。
又,《韻補》叶巨己切,音技。《詩・大雅》:匪上帝不時,殷不用舊。時音氏。【又】「維今之人,不尚有舊」,叶上里。
又,叶巨寄切,音忌。韋𤣥成詩:天子我監,登我三事。顧我傷墜,爵復我舊。又,《管子・牧民篇》:不恭祖舊,則孝弟不備。〇【按】《唐韻正》舊音忌,則忌亦正音,非叶音。
又,叶去九切,音糗。《前漢・敘傳》:三枿之起,本根既朽。枯楊生華,曷惟其舊。
注解
〔舊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下,康熙部首是臼部。
〔舊〕字拼音是jiù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雈、臼。
〔舊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jiù] ⑴ 鸺鹠,即猫头鹰。《説文•萑部》:“舊,鴟舊,舊留也。”段玉裁注:“《釋鳥》:‘怪鴟。’舍人曰:謂鵂鶹也。”⑵ 长久。《小爾雅•廣詁》:“舊,久也。”《書•無逸》:“其在高宗,時舊勞于外,爰暨小人。”孔傳:“武丁,其父小乙使之久居民間,勞是稼穡。”《漢書•雋不疑傳》:“竊伏海瀕,聞暴公子威名舊矣。”顔師古注:“舊,久也。”⑶ 古老的;陈旧的(跟“新”相对)。《廣韻•宥韻》:“舊,故也。”《詩•大雅•文王》:“周雖舊邦,其命維新。”《左傳•僖公二十八年》:“舍其舊而新是謀。”杜預注:“可以謀立新功,不足念舊惠。”《晋書•王羲之傳附王獻之》:“青氈我家舊物。”⑷ 有声望的老臣。《古今韻會舉要•宥韻》:“舊,老宿也。”《詩•大雅•召旻》:“維今之人,不尚有舊。”《陳書•姚察傳》:“江左耆舊先在關右者,咸相傾慕。”《新唐書•王世充傳》:“嘗與公等約,左右僕射、尚書令、御史大夫,留待勳舊。”⑸ 原有的典章制度。《書。武成》:“乃反商政,政由舊。”孔傳:“反紂惡政,用商先王善政。”《晋書•職官志》:“秦變周官,漢遵嬴舊。”《南齊書•王琨傳》:“廷尉虞穌議社稷合為一神,琨案舊糾駮。”宋蘇軾《賜新除司空同平章軍國事吕公著辞免册礼允詔》:“册祝於廟,惟周之典。臨朝親拜,亦漢之舊。”⑹ 故交;老交情。《左傳•文公六年》:“立愛則孝,結舊則安。”《三國志•蜀志•許靖傳》:“吴郡都尉許貢、會稽太守王朗素與靖有舊,故往保焉。”《太平廣記》卷五百引《王氏見聞》:“華洪鎮東蜀,與沈有布衣之舊。”《紅樓夢》第六回:“或者他還念舊,有些好處也未可知。”⑺ 一贯;通常。《淮南子•氾論》:“苟周於事,不必循舊。”高誘注:“舊,常也。”《陳書•長沙王叔堅傳》:“叔陵舊多力,須臾,自奮得脱。”又仍然,依旧。清納蘭性德《浣溪沙•古北口》:“楊柳千條送馬蹄,北來征雁舊南飛。”⑻ 从前。《篇海類編•器用類,臼部》:“舊,昔也。”《書•説命下》:“台小子,舊學于甘盤。”孔穎達疏:“舊學于甘盤,謂為王子時也。”唐杜牧《旅宿》:“寒燈思舊事,斷雁驚愁眠。”唐封演《封氏聞見記•蜀無兔鴿》:“江東舊亦無鴿。”《紅樓夢》第二回:“原來新任太爺姓賈名化,本湖州人氏,曾與女婿舊交。”⑼ 用同“柩”。《金史•蔡珪傳》:“其東墓之柩題其和曰:‘燕靈王舊。’‘舊’,古‘柩’字,通用。”⑽ 姓。《通志•氏族略五》:“胄氏、舊氏,並見《姓苑》。”《正字通•臼部》:“舊,姓。漢上黨太守舊疆,中牟人。明舊惟賢,普安人。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四上反切巨救切頁碼第113頁,第15字續丁孫
舊
𨾦舊,舊畱也。从雈臼聲。
鵂
異體𪀪
舊或从鳥休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七反切其救反頁碼第298頁,第3行,第1字述
鴟舊畱也。從雈臼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即怪鴟也,今借爲新舊字。」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298頁,第3行,第2字述
舊或從鳥休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四上反切巨救切古音第一部頁碼第575頁,第4字許惟賢第257頁,第5字
𨾦舊,
段注逗。
舊畱也。
段注《釋鳥》。怪鴟。舍人曰:謂鵂𪅳也。南陽名鉤鵅。一名忌欺。按今字爲新舊字。
从雈。臼聲。
段注巨救切。古音在一部。
舊或从鳥。休聲。
段注按《毛詩》舊在一部。音轉入三部。乃別製鵂字。音許流切矣。《角部》但云鴟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