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誶的意思解释

言部15画左右结构U+8AB6

言部

15画

8画

左右结构

YYWF

YRYOJ

SSOE

00648

U+8AB6

411125141343412 点、横、横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点、横、撇、点、撇、点、横、竖

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suì

基本解释

见“谇”。

国语辞典解释


suì

详细解释

1.责骂、斥责。

《聊斋志异 · 卷七 · 细柳》:“一日,生赴邻村饮酒,适有追逋赋者,打门而谇。”

2.诘问。

《庄子 · 山木》:“捐弹而反走,虞人逐而谇之。”

3.告知。

《汉书 · 卷一〇〇 · 叙传上》:“既谇尔以吉象兮,又申之以炯戒。”《后汉书 · 卷五九 · 张衡传》:“慎灶显于言天兮,占水火而妄谇。”

4.进谏、规劝。

《楚辞 · 屈原 · 离骚》:“余虽好修姱以鞿覊兮,謇朝谇而夕替。”

两岸词典解释


suì

详细解释

1.《书》责骂、呵斥;质问。

捐弹而反走,虞人逐而谇之(《庄子‧山木》)。

2.《书》谏诤、直言规劝。

謇朝谇而夕替(《楚辞‧屈原‧离骚》)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speak ill of, vilify; berate; interrogate
  • missbrauchen, beschimpfen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酉集上 部首:言部 )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𡘋雖遂切,音祟。說文》:讓也。玉篇》:罵也。增韻》:誚也、詬也。〈吳語〉:吳王還自伐齊,誶申胥。唐書・𨻰叔達傳》:忿誶不恭。

又,《廣雅》:諫也、問也。莊子・徐無鬼》:察士,無凌誶之事,則不樂。【註】詬誶也。陸德明《音義》:問也 —— 音崇,又音峻。

又,《集韻》、《類篇𡘋秦醉切,音萃 —— 吿也。玉篇》:言也、問也。

又,《廣韻》:蘇內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蘇對切,𡘋音碎。前漢・賈誼傳》:母取箕帚立而誶語。服虔曰:誶,猶罵也。張晏曰:責讓也。師古曰:誶音碎。

又,《集韻》與訊通。張衡〈思𤣥賦〉:愼竈顯于言天兮,占水火而妄訊。【註】吿也。後漢書》作妄誶。莊子》:凌誶。陸德明《音義》:亦音信。

又,《廣韻》:慈卹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昨律切,𡘋音崒。金壷字考》:凌誶,誚責也。列子・力命篇》:𧮈㥛凌誶。【註】謂好凌辱責駡人也。張湛音碎,殷敬順音崒。

注解

〔誶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上,康熙部首是言部

〔誶〕字拼音是suì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訁、卒

〔誶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suì] ⑴ 见“谇”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三上反切雖遂切頁碼76頁,第2

誶讓也。从言卒聲。《國語》曰:「誶申胥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五反切星醉反頁碼213頁,第4行,第3

誶讓也。從言卒聲。《國語》曰:「誶申胥。」

鍇注臣鍇按:《國語》曰:「󰊚王還自伐齊,乃誶申胥,胥自殺也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三上反切雖遂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399頁,第4許惟賢180頁,第7

誶讓也。

段注《釋詁》、《毛傳》皆云:誶,告也。許云:讓也。《釋詁》、《毛傳》泛言之。許專言之也。

从言。卒聲。

段注雖遂切。十五部。

《國語》曰:誶申胥。

段注《吳語》文。韋曰:誶,告讓也。今《國語》、《毛詩》、《爾雅》及他書誶皆譌訊。皆由轉寫形近而誤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