魦
魚部15画左右结构U+9B66
意思解释
外语翻译
- shark family, including some rays and skates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所加切,音沙。《說文》:魚名,出樂浪潘國。《玉篇》:鮫魚。《集韻》與鯊同,今之吹沙小魚是也。《後漢・馬融傳》:鰋鯉鱨魦。【註】魦,或作鯊。
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蘇禾切,音莎 —— 魚名。或作鮻。
又,《集韻》:失照切,音少 —— 義同。
注解
〔魦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中,康熙部首是魚部。
〔魦〕字拼音是shā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魚、少。
〔魦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shā] ⑴ 同“鯊”。➊海中沙鱼。也称“鮫”。《説文•魚部》:“魦,魚名。出樂浪潘國。”《玉篇•魚部》:“魦,鮫魚。” ➋吹沙小鱼。《爾雅•釋魚》“鯊,鮀。”㈡ [suō] ⑴ 同“鮻”。鱼名。《集韻•戈韻》:“魦,魚名。或作鮻。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一下反切所加切頁碼第388頁,第20字續丁孫
魦
異體𩵮
魚名。出樂浪潘國。从𤋳,沙省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二反切所加反頁碼第940頁,第7行,第1字述
魚也。出樂浪潘國。從魚,沙省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今沙魚皮有珠文,可飾刀劒靶。皮亦可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一下反切所加切古音第十七部頁碼第2315頁,第2字許惟賢第1007頁,第6字
魦魚也。出樂浪潘國。从魚。沙省聲。
段注《詩・小雅》有鯊。則爲中夏之魚。非遠方外國之魚明甚。葢詩自作沙字。吹沙小魚也。樂浪潘國之魚必出於海。自作魦字。其狀不可得而言也。或云卽鮫魚。然魦鮫二篆不相連屬也。所加切。十七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