妨
意思解释
妨
fáng基本解释
①阻碍,伤害。~碍。~害。无~。不~。何~。
②迷信的人指某人或某物对人不利。~主。~家。
详细解释
动词
1.形声。从女,方声。本义:损害;有害于。
2.同本义。
妨,害也。 将妨于国家。 敬而无妨些。 令人行妨。 不以自妨也。 贼父之子,妨兄之弟,与此同召。
妨要(妨害要务);妨紊(伤害扰乱)
damage; injure; harm;
3.阻碍。
无发令而干时,以妨神农之事。
妨贤(阻碍贤者登进)
hamper;
4.妨碍。
不以小功妨大务。
不妨;何妨;妨蔽(妨碍)
hinder;
5.中止。
丁亥,敕翰林直学士陈大任妨本职专修《辽史》。
stop;
6.迷信者以为因命相、时辰、方位等凶像而人造成的灾厄,即所谓犯尅。
自从你昨日下了书呈,将俺员外急心疼一夜妨杀了。
restrict;
国语辞典解释
外语翻译
- interfere with, impede, obstruct
- schaden (V), hindern, behindern, hemmen (V)
- empêcher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:敷方切;《正韻》:敷房切,𡘋音芳。《說文》:害也。一曰礙也。《隋書・太子勇傳》:數被讒毀,歎曰:我大覺身妨。
又,敷亮切,音訪。韓愈〈岳陽樓別竇司直〉詩:軒然大波起,宇宙隘而妨;巍峩拔嵩華,騰躍較健壯。
注解
〔妨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下,康熙部首是女部。
〔妨〕字拼音是fá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女、方,五行属水。
〔妨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女,方声。本义是损害;有害于。
〔妨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fáng] ⑴ 阻碍,伤害⑵ 迷信的人指某人或某物对人不利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二下反切敷方切頁碼第416頁,第27字續丁孫
妨
害也。从女方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四反切弗商反頁碼第997頁,第1行,第1字述
害也。從女方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若女之性相妨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二下反切敷方切古音第十部頁碼第2489頁,第6字許惟賢第1083頁,第7字
害也。
段注害者,傷也。
从女。方聲。
段注敷方切。十部。亦去聲。
白话解释
妨,起破坏影响。字形采用“女”作边旁,采用“方”作声旁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篆文。篆文作從女、方聲。楷書繼承篆文的結構。字從「女」為義符,表示此字與女子有關;從「方」為聲符,應該有兼義的功能,依《說文》,「方」字本義為「併船也」,此義和「妨」無關。不過,文獻中「方」多用為「四方」、「遠方」等義,引申有區域義。損害別人的「區域」就是「妨」,因此「妨」從「方」聲應該可以看成有兼義功能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