樘
意思解释
樘
táng基本解释
①门框或窗框。门~。窗~。
②量词,指一套门(窗)框或门(窗)扇。一~玻璃门。
详细解释
名词
1.(形声。从木,堂声。本义:门或窗的框子) 同本义 。
门樘、窗樘。又作量词。门扇、窗扇、门框、窗框一副称一樘。如:一樘玻璃门。
door or window frame;
2.另见 chēng。
樘
基本解释
◎用于人名。朱祐樘,明代孝宗。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义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同「橕」。《說文》:衺柱也。【徐曰】俗作𣛟,非。詳橕字註。
又,《集韻》:中庚切,音丁,讀如伐木丁丁之丁 —— 義同。
又,《玉篇》:達郎切,音堂。《博雅》:距也。
注解
〔樘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中,康熙部首是木部。
〔樘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táng、chē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木、堂,五行属木。
〔樘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木,堂声。本义是门或窗的框子。
〔樘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táng] ⑴ 门框或窗框⑵ 量词,指一套门(窗)框或门(窗)扇㈡ [undefined] ⑴ 用于人名。朱祐樘,明代孝宗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六上反切丑庚切頁碼第186頁,第27字續丁孫
樘
衺柱也。从木堂聲。
鉉注臣鉉等曰:今俗別作橕,非是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一反切澄庚反頁碼第468頁,第2行,第1字述
邪柱也。從木堂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樘之言䟫也。王延壽《靈光殿賦》曰:『枝䟫杈牙而斜據』是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六上反切丑庚切古音第十部頁碼第1013頁,第1字許惟賢第446頁,第8字
柱也。
段注各本柱上有衺字。今刪。《文𨕖・靈光殿賦》、《長笛賦》李注皆引《說文》。柱也。《長門賦》李注引《字林》。柱也。皆無衺字。惟樘字或作牚,或作撐。皆俗字耳。《玉篇》云:樘,柱也。亦無衺。葢樘本柱名。如《靈光》。枝樘杈枒而斜據。枝樘與層櫨曲枅芝栭爲儷。然則訓爲柱無疑也。樘可借爲䟫歫。猶柱可借爲支柱。而支柱遂正釋樘。俗閒謂撐拄必用衺木。遂沾一衺字矣。
從木。堂聲。
段注丑庚切。李善引《說文》恥孟反。古音在十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