忂
彳部21画左右结构U+5FC2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其俱切;《集韻》:權俱切,𡘋音瞿 —— 行貌。
又,《集韻》:俱遇切,音句。《玉篇》:行也。
义《集韻》一作躣。
注解
〔忂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下,康熙部首是彳部。
〔忂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qú、jù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彳、瞿。
〔忂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qú] ⑴ 古同“躣”,行走的样子。㈡ [jù] ⑴ 行走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二下反切其俱切頁碼第56頁,第14字續丁孫
忂
行皃。从彳瞿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四反切羣紆反頁碼第162頁,第3行,第3字述
行皃。從彳瞿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二下反切其俱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302頁,第4字許惟賢第135頁,第9字
行皃。
段注此與《足部》躣音義同。《走部》又有𧾱。
从彳。瞿聲。
段注其俱切。五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