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壳的意思解释

士部7画上下结构U+58F3

士部

7画

4画

上下结构

FPMB 86,FPWB 98

GBHN

BWQD

40217

8199

3139

U+58F3

1214535 横、竖、横、点、横撇/横钩、撇、横折弯钩/横斜钩

㱿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基本解释

用于口语,义同“壳(qiào)”。鸡蛋~儿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1.[口]∶物的坚硬外皮 。

壳儿;贝壳儿;脑壳;驳壳枪;壳子(外壳);壳族(贝类、介类等有壳动物);壳菜(称有壳的海贝);壳果(带硬壳的果品)

shell;

2.另见 qiào。

qiào

基本解释

某些动物或植物果实外面的硬皮,泛指物体外面的硬皮。甲~。地~。金蝉脱~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1.[文]∶坚硬的外皮。

蠃蚌脱 [英]赫胥黎著、 严复译《天演论》

躯壳;甲壳;地壳;金蝉脱壳;介壳;外壳;躯壳;枳壳。

shell; hard surface;

2.另见 ké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casing, shell, husk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補遺

卷别 :補遺・丑集 部首:士部 )

字彙補》:殼字省文。〈馮仲好集序〉:人之所以有生者,𤢜軀壳也。

注解

〔壳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補遺・丑集,康熙部首是士部

〔壳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ké、qiào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󰓐、几,五行属

〔壳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ké] ⑴ 用于口语,义同“壳(qiào)”。 [qiào] ⑴ 某些动物或植物果实外面的硬皮,泛指物体外面的硬皮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三下反切苦角切頁碼94頁,第4

㱿

異體𣪊、殼

㱿从上擊下也。一曰素也。从殳𡉉聲。

鉉注𡉉,苦江切。

附注段玉裁注:「俗作『殼』或作『㲉』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六反切口江反、刻學反頁碼253頁,第5行,第2

㱿從上撃下也。從殳𡉉聲。一曰素也。

鍇注臣按:𡉉音口江反,又刻學反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三下反切苦角切古音第三部頁碼473頁,第4許惟賢213頁,第1

㱿從上擊下也。

段注從上擊下。正中其物。確然有聲。

从殳。𠕓聲。

段注苦角切。三部。凡榖穀轂字以爲聲。大小徐皆云:𡉉口江切。今《廣韵》四江無。𣪊在三部。則𠕓古音亦在三部可知。音轉讀如韜。土刀切

一曰素也。

段注素謂物之質如土坏也。今人用腔字。《說文》多作空。空與㱿義同。俗作殼。或作㲉。吳會閒音哭。卵外堅也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