硻
石部13画上下结构U+787B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口莖切;《集韻》:丘耕切,𡘋音鏗。《說文》:餘堅也。从石,堅省。
又,《集韻》:苦杏切,音伉 —— 剛也。
义《正字通》與硜同。
注解
〔硻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下,康熙部首是石部。
〔硻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kēng、kěng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臤、石。
〔硻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kēng] ⑴ 同“铿”,金石声,⑵ 击石声。㈡ [kěng] ⑴ 刚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九下反切口莖切頁碼第312頁,第19字續丁孫
硻
餘堅也。从石堅省。
附注段玉裁本作「餘堅也。从石,堅省聲」,並注:「『也』,各本作『者』,今依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類篇》正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八反切墾耕反頁碼第777頁,第1行,第3字述
餘堅者。從石,堅省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九下反切口莖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第1801頁,第4字許惟賢第788頁,第1字
餘堅也。
段注也各本作者。今依《廣韵》、《集韵》、《類篇》正。按硈下當云石堅聲。硻下當云餘堅聲。皆轉寫之譌。葢自䂹至磿八篆,皆皃石聲。下文訓堅之礊與此訓堅聲之硻硈義固別也。《論語》曰:鄙哉硜硜乎。又云:硜硜然小人哉。其字皆當作硻硻。叚借古文磬字耳。硜者,古文磬字也。鏗爾舍琴,亦當爲硻爾。又《樂記》石聲磬磬,當爲硻。《釋名》。磬者,磬也。其聲磬磬然堅緻。當作硻硻然堅緻。
从石。堅省聲。
段注按此當云臤聲。淺人所改也。臤,堅也。讀若鏗鏘之鏗。硻口莖切。按古音在十二部。眞耕之合也。俗作䃘。韓退之詩用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