𤸪
疒部15画半包围结构U+24E2A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尺制切,癡去聲。《說文》:引縱曰𤸪。別作痸。
又,《集韻》:征例切,音制。又,尺列切,音掣 —— 義𡘋同。
注解
〔𤸪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中,康熙部首是疒部。
〔𤸪〕字拼音是chì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疒、挈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尺制切頁碼第404頁,第5字續丁孫
𤸪
引縱曰𤸪。从手,瘛省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三反切唱曳反頁碼第970頁,第3行,第2字述
引縱曰𤸪。從手,[⿸疒㓞]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《周易》曰:『牛𤸪。』今作『掣』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尺制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2407頁,第2字許惟賢第1046頁,第6字
引縱曰𤸪。
段注《爾雅・釋文》作引而縱之曰𤸪。引,開弓也。縱,緩也。一曰舍也。按引縱者,謂宐遠而引之使近。宐近而縱之使遠。皆爲牽掣也。不必如《釋文》所據《爾雅》曰甹夆,掣曳也。俗字作撦,作扯。聲形皆異矣。
从手。瘛省聲。
段注尺制切。十五部。俗作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