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鱘的意思解释

魚部23画左右结构U+9C58

魚部

23画

12画

左右结构

QOVF

NFSMI

RXJD

27346

U+9C58

35251214444511121251124 撇、横撇/横钩、竖、横折、横、竖、横、点、点、点、点、横折、横、横、横、竖、提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竖钩、点

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xún

基本解释

见“鲟”。

国语辞典解释


xún

详细解释

动物名。脊椎动物亚门硬骨鱼纲鲟目。体长呈纺缍形,体色青黄,腹白,体上有五列纵行骨板。口小,嘴尖长,下有触须四根,用于探物。左右鳃膜不相连,尾鳍上大而下小。生活于淡水或江河近海处,夏季繁殖时溯至河流上游产卵。肉可食,卵可制成鱼子酱,鳔可做鱼胶,为重要的经济性鱼类。大陆地区有长江鲟、中国鲟、东北鲟等三种。

两岸词典解释


xún

详细解释

鱼名。体略呈圆筒状,背色深灰或灰黄,腹白色,口尖而小,体长可达5公尺多。生活在高纬度淡水中,有的入海过冬。种类很多。卵可制成鱼子酱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sturgeon
  • Stör (S)
  • Acipenseridae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亥集中 部首:魚部 )

本草》:鱘魚出江中,背如龍,長一二丈。【註】音尋。

注解

〔鱘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中,康熙部首是魚部

〔鱘〕字拼音是xú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魚、尋

〔鱘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xún] ⑴ 见“鲟”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一下反切余箴切頁碼387頁,第31

𩽶

異體

𩽶魚名。从𤋳𪉷聲。傳曰:「伯牙鼔琴,鱏魚出聽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二反切移今反頁碼939頁,第3行,第1

𩽶魚也。從魚覃聲。《傳》曰:「伯牙皷琴,鱏魚出聽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一下反切余箴切古音第七部頁碼2309頁,第1許惟賢1004頁,第12

𩽶鱏魚也。

段注郭景純說。鮪卽鱏也。許意不尒。故二篆割分異處。劉注《蜀都賦》曰:鱏魚出江中。頭與身正半。口在腹下。亦與陸璣所說鮪狀正同。鱏今字作鱘。見陳藏器《本艸》。

从魚。𪉷聲。

段注余箴切。七部。師古曰:今俗語讀尋。

傳曰:伯牙鼓琴。鱏魚出聽。

段注傳曰者,諸書多有之。不定爲何書也。諸書或作鱏魚。或作淫魚。或作潛魚。皆由聲近。傳意謂大魚耳。淫者,大也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