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幻的意思解释

幺部4画左右结构U+5E7B

幺部

4画

1画

左右结构

会意字

XNN

VIS

ZZY

27720

1634

2735

U+5E7B

5545 撇折、撇折、点、横折钩

𠄔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基本解释

空虚的,不真实的。~想。~影。~境。~灭(受到现实的打击而消灭)。亦真亦~。虚~。梦~。

变化。~化(奇异的变化)。变~莫测。

详细解释

动词

1.惑乱。

,相诈惑也。 《说文》民无或胥,诪张为 《书 · 无逸》

幻惑(迷惑)

mislead;

2.奇异地变化 。

幻相(变化了的形象);幻戏(变化);幻变(变化)

magically change;

形容词

1.假象;虚幻,虚无。

也。 清 · 薛福成《观巴黎油画记》幻者而同于真。真者而同于幻。

幻魄(虚无的阴魂);幻尘(佛教用语。指虚幻的人世);幻泡(梦幻泡影的简称);幻世(虚幻无常的人世)

unreal; imaginary; illusory;

2.怪异 。

幻怪(怪异。或指异人);幻眇(奇特;美妙)

strange;

名词

变幻的法术 。

幻师(佛教用语。擅长幻术的人);幻人(能演幻术的人)

magic;

国语辞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1.蛊惑、欺瞒。

《集韵 · 去声 · 谏韵》:“幻,惑乱也。”《六韬 · 卷一 · 文韬 · 上贤》:“不祥之言,幻惑良民。”

2.变化。

宋 · 辛弃疾《声声慢 · 征埃成阵》词:“征埃成阵,行客 相逢,都道幻出层楼。”

变幻莫测。

虚假、不真实的。

《列子 · 周穆王》:“有生之气,有形之状,尽幻也。”宋 · 苏轼《登州海市》诗:“心知所见皆幻影,敢以耳目烦神工。”

虚幻、幻境、幻象。

两岸词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1.虚无的;不真实的。

幻觉、幻梦、幻想。

2.奇特地变化。

幻化、幻术、变幻莫测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illusion, fantasy, mirage
  • illusoire, irréel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寅集下 部首:幺部 )

古文: 㕕

集韻》:胡慣切,音患。說文》:从反予,相詐惑也。書・無逸》:民無或胥,譸張爲幻。

又,《廣韻》:化也。金剛經》:一切有爲法,如夢幻泡影。

又,《增韻》:幻,妖術也,或作眩。前漢・張騫傳》:犛靬眩人。【註】眩,讀與幻同,卽今吞刀吐火、植瓜種樹、屠人截馬之類皆是也。

又,《唐韻》、《集韻𡘋胡辨切,音莧 —— 義同。

又,叶熒絹切,音院。陸機〈刻漏賦〉:來像神造,去猶鬼幻;因勢相引,來靈自薦。

注解

〔幻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下,康熙部首是幺部

〔幻〕字拼音是huà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幺、𠃌,五行属

〔幻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huàn] ⑴ 空虚的,不真实的⑵ 变化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四下反切胡辦切頁碼125頁,第6

𠄔

異體

𠄔相詐惑也。从反予。《周書》曰:「無或譸張爲幻。」
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何琳儀《戰國古文字典》以為『疑幻為縣之省,縣、幻均屬匣紐元部。』案:從字形來看,何說以為『幻』是『縣』之省,不無可能;但從字形來看,『幻』更可能是『玄』字的分化,即『幻』是在『玄』的字形上部加一曲筆分化出來的。金文『玄』字即作『幺』形,『玄』字《說文》釋為『幽遠』,『幻』當為其引申義。」

蔣注《玉篇》:「𠄔,胡慢切,相詐惑也,从倒予,今作幻。」《慧琳音義》卷一:「幻事,還慣反,顧野王曰:幻,謂相欺眩以亂人目也。《說文》:相詐惑也。從幺,於條反;從𠃌字也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八反切戶袒反頁碼324頁,第1行,第2

𠄔相詐惑也。從反予。《周書》曰:「無或譸張爲幻。」

鍇注臣鍇曰:「反道相與爲幻惑也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四下反切胡辦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637頁,第2許惟賢285頁,第3

𠄔相詐惑也。

段注詭誕惑人也。《漢書》。犛靬眩人。字作眩。

从反予。

段注倒予字也。使彼予我是爲幻化。胡辦切。十四部。

《周書》曰:無或譸張爲幻。

段注《無逸》篇文。又見《言部》譸下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