劊
刂部15画左右结构U+528A
外语翻译
- amputate, cut off
- couper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古外切,音膾。《說文》:斷也。从刀,會聲。
又,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古活切,音括 —— 義同。
注解
〔劊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刀部。
〔劊〕字拼音是guì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會、刂。
〔劊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guì] ⑴ 砍斷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四下反切古外切頁碼第135頁,第10字續丁孫
劊
斷也。从刀會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八反切古最反頁碼第349頁,第3行,第2字述
斷也。從刀會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四下反切古外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714頁,第1字許惟賢第318頁,第1字
𣃔也。
段注《易・困》九五。劓刖。困于赤紱。京房本作劓劊。按刖絕,劊𣃔。義正相同。今俗云劊子手。
从刀。會聲。
段注古外切。十五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