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
意思解释
立
lì基本解释
①站,引申为竖起来。~正。~柜。~足(①站得往脚;②处于某种立场)。~场。屹~。顶天~地。
②做出,定出。建~。设~。树~。~意。~此存照。
③存在,生存。自~。独~。势不两~。
④马上,即刻。~时。~刻。~等。
⑤姓。
详细解释
名词
◎通“位”。爵次、位次 代立不忘社稷。——《商君书·更法》
precedence;
副词
◎立时;立刻。
上大怒,立命斥出。 指物作作诗立就。 赵立奉璧来。
立定(马上,立即);立马造桥(立即兑现,不容拖延);立成(立刻完成);立便(立刻;立时)
immediately;
国语辞典解释
立
lì详细解释
动
1.直身站著。
《孟子 · 梁惠王上》:“王立于沼上。”
站立、立正。
2.竖起。
《水浒传 · 第三一回》:“又将两扇门立在墙边,先去吹灭了灯火。”
竖立、立竿见影。
3.设置。
《书经 · 周官》:“立太师、太傅、太保。”
立庙、私立小学。
4.制定、订定。
立法、立案、立宪。
5.建树、成就。
《左传 · 襄公二十四年》:“大上有立德,其次有立功,其次有立言。”
立威、三十而立。
6.存在。
独立、誓不两立。
副
◎即刻。
《史记 · 卷八六 · 刺客传 · 荆轲传》:“剑坚,故不可立拔。”
立刻。
名
1.姓。如春秋时鲁国有立如子。
2.二一四部首之一。
两岸词典解释
立
lì详细解释
1.直著身子,脚踩在实处;物体垂直地竖在实处。
立定、坐立不安、金鸡独立、扎枪(红缨枪)立在地上。
2.使直立;竖起。
立竿见影、立锥之地。
3.建立;设置。
立功、立业、立案、立个户头。
4.订立;制定。
立合同、立军令状、立法、立宪。
5.直立的。
立领、立柱、立柜、立刀。
6.生存;存在。
自立、中立、独立自主、势不两立。
7.旧指君主即位。
立君、新君初立。
8.旧指确立某种地位或名分。
立嗣、立太子、立皇后。
9.立刻。
立即、当机立断、立见功效。
10.姓。
11.二一四部首之一。
外语翻译
- stand; let stand; establish, set
- stehen, aufstehen (V), Li (Eig, Fam), Radikal Nr. 117 = (aufrecht) stehen, aufrichten, senkrecht, gründen, errichten, existieren, sofort
- s'efforcer de, se tenir debout, dresser, fonder, vertical, droit, tout de suite, immédiatement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力入切,音力。《說文》:立,住也。《釋名》:立,林也,如林木森然各駐其所也。《廣韻》:立,行立。《禮・曲禮》:立必正方。
义又,成也。《禮・冠義》:而後禮義立。
义又,堅也。《易・大過》:君子以獨立不懼。《論語》:三十而立。
义又,樹立也。《易・說卦傳》:立天之道,曰隂與陽;立地之道,曰柔與剛;立人之道,曰仁與義。《書・伊訓》:立愛惟親,立敬惟長。《左傳・襄二十四年》:穆叔曰:太上立德,其次立功,其次立言。
义又,置也、建也。《書・牧誓》:立爾矛。《周禮・天官》:建其牧,立其監。《左傳・桓二年》:師服曰:天子建國,諸侯立家。
义又,存立也。《論語》:己欲立而立人。
义又,速意也。《史記・平原君傳》:錐之處囊中,其末立見。
义又,直起也。《前漢・五行志》:上林苑中,大柳樹斷仆地,一朝起立。又,杜甫〈朝獻太淸宮賦〉:四海之水皆立。張翥詩:蝃蝀下飮湖水立。又,趙孟頫詩:驥聞秋風雙耳立。
义又,赤立。《宋史・喬行𥳑傳》:百姓多垂罄之寶,州縣多赤立之帑。
义又,闕立。張衡〈週天大象賦〉:闕立擬乎兩觀,水府司乎百川。
义又,〈立政〉,《尚書》篇名,周公作。
义又,車名。《後漢・輿服志》有立車。
义又,與粒通。《詩・周頌》:立我烝民。【箋】立,當作粒。
义又,姓。漢有賢人立如子,唐有長興令立述。
又,于貴切 —— 同「位」。《石經・春秋》「公卽位」,作公卽立。《周禮・春官》:小宗伯掌神位。【註】故書位作立。鄭司農云:古者立、位同「字」。
注解
〔立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下,康熙部首是立部。
〔立〕字拼音是lì,独体字,可拆字为亣、一、;、、一,五行属火。
〔立〕字造字法是会意。甲骨文象一人正面立地之形。本义是笔直的站立。
〔立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lì] ⑴ 站,引申为竖起来⑵ 做出,定出⑶ 存在,生存⑷ 马上,即刻⑸ 姓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下反切力入切頁碼第348頁,第3字續丁孫
𡗓
異體立
住也。从亣,立一之上。凡立之屬皆从立。
鉉注臣鉉等曰:亣,人也。一,地也。會意。
附注林義光《文源》:「象人正立地上形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反切里汲反頁碼第846頁,第3行,第1字述
住也。從大,立一之上。凡立之屬,皆從立。
鍇注臣鍇按:《周禮》注云:「古借此爲位字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下反切力入切古音第七部頁碼第1997頁,第1字許惟賢第872頁,第4字
侸也。
段注侸各本作住。今正。《人部》曰:侸者,立也。與此爲互訓。淺人易爲住字。亦許書之所無。
从大在一之上。
段注在各本作立。今正。鉉曰:大,人也。一,地也。會意。力入切。七部。
凡立之屬皆从立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