住
意思解释
住
zhù基本解释
①长期居留或短暂歇息。居~。~宿。~房。~户。
②停,止,歇下。~手。雨~了。
③动词的补语(➊表示稳当或牢固,如“站~”;➋表示停顿或静止,如“他愣~了”。➌与“得”或“不”连用,表示力量够得上,如“支持不~了”)。
详细解释
动词
1.形声。从人,主声。本义:停留。
2.同本义(站住)。
见者呼之曰:“蓟先生小住。” 春光已向梅梢住。 融为中书郎,未有居止,权牵小船于岸上住。 舞余香尚存,歌尽声犹住。
住歇(停止,停歇);住滞(停留);住后(留后;殿后);住锡(僧人在某地居留。锡,锡杖)
stay;
3.停止。
杜请 裴追之, 羊去数里住马,既而俱还 杜许。 两岸猿声啼不住,轻舟已过万重山。
住脚(止步);住罢(停止)
stop;
4.暂居;居住。
自言本是京城女,家在虾蟆陵下住。 住近湓江。人道寄奴曾住。
住坐(居住);住室(供人居住的房间)
reside;
5.住宿;过夜。
行多有病住无粮,万里还乡未到乡。
stay; pass the night; put up for the night;
6.驻扎。
家本清河住 王城,须凭弓箭得巧各。
be stationed;
7.保留。
应似园中桃李树,花落随风子住枝。
keep;
动补
1.做动词的补语。
2.表示牢固或稳当。
众人向前,一个带住婆子,三四个带住唐牛儿,把他横拖倒拽,直推进 郓城县里来。 贾政还欲打时,早被 王夫人抱住板子。
3.表示停止或静上。
我给你个好主意,虎姑娘立住了,面对面地对他说,…这个事非我自己办不可。
4.跟“得”或“不”连用。表示能否胜任或能否够得上。
那祝龙当敌 秦明不住,拍马便走。
越南字释义
住
1.读音trọ。
2.住宿, 寄宿。
国语辞典解释
住
zhù详细解释
动
1.长期居留。
唐 · 崔颢《长干曲》四首之一:“君家何处住?妾住在横塘。”
我住在台北市。
2.歇宿。
借住一宿。
3.停止。
《红楼梦 · 第七回》:“只见迎春、探春二人,正在窗下围棋。周瑞家的将花送上,说明缘故。他二人忙住了棋,都欠身道谢。”
住手、住口。
副
1.表示牢固或稳当。
《红楼梦 · 第三三回》:“贾政还欲打时,早被王夫人抱住板子。”
记住、拿住、站住。
2.表示停顿或静止。
愣住了、呆住了。
两岸词典解释
住
zhù详细解释
1.长期居留或短暂歇宿。
居住、住户、住宿舍、住饭店。
2.停止。
住手、住口、住嘴、不住地颤抖。
3.置于动词之后,表示动词的状态或结果:
4.(1)表示稳当或牢固。
记住、站住、拿住、捉住。
5.(2)表示停顿或静止。
他愣住了、这句话把她问住了、这个动作把她吓住了。
6.(3)与“得”或“不”连用,表示力量够得上或够不上。
你还撑得住吗、我快要支持不住了。
7.姓。
外语翻译
- reside, live at, dwell, lodge; stop
- aufhören, wohnen, Komplement des Anhaltens , leben, wohnen (V)
- habiter, loger, cesser, arrêter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:持遇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厨遇切,𡘋音駐 —— 止也、立也、居也。《齊書・張融傳》:融爲中書郎,未有居止,權牽船於岸上住。
义又,姓。見《姓苑》。
义又,與數同。《列子・黃帝篇》:漚鳥之至者,百住而不止。
注解
〔住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中,康熙部首是人部。
〔住〕字拼音是zhù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亻、主,五行属火。
〔住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人,主声。本义是停留。
〔住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zhù] ⑴ 长期居留或短暂歇息⑵ 停,止,歇下⑶ 动词的补语(➊表示稳当或牢固,如“站~”;➋表示停顿或静止,如“他愣~了”。➌与“得”或“不”连用,表示力量够得上,如“支持不~了”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