勞
意思解释
勞劳
láo基本解释
①人類創造物質或精神財富的活動。~動。~力。~逸。功~(功業,成績)。按~分配。
②辛苦,辛勤。~苦。~頓(勞累困頓)。~瘁(勞累病苦)。~碌(事情多而辛苦)。~心。疲~。煩~。任~任怨。
③勞動者的簡稱。~工(舊時指工人)。~資。
④用力。~苦功高。勤~。徒~無功。
⑤用言語或實物慰問。慰~。~軍(慰勞軍隊)。
⑥姓。
详细解释
動
1.會意。小篆字形,上面是焱( yàn ),即“焰”的本字,表示燈火通明;中間是“冖”字,表示房屋;下面是“力”,表示用力。夜間勞作。本義:努力勞動;使受辛苦。
2.同本義。
是猶推舟於陸地,勞而無功。 或勞心,或勞力;勞心者治人,勞力者治於人。
勞心焦思(苦思苦想);勞民(勞役人民);勞民動衆(動用衆多民力去做某件事);勞師(使軍隊勞累;勞軍)
work hard;
3.煩勞;麻煩。
勞各位等了許久,兄弟非常抱歉。
勞尊(表示客氣的敬詞。勞駕);勞擾(煩勞打擾)
put sb. into the trouble of;
4.慰勞[辛苦的人]。
公勞之日。 莫我肯勞。 勞之來之,匡之直之,輔之翼之。
勞農(慰勉農耕);勞賜(慰勞賞賜);勞兵(慰勞軍隊)
express one's appreciation;
5.耗損 。
勞費(耗費人力、精力或財力);勞毀(耗費,損壞);勞怯(虛弱之症)
exhaust;
6.憂愁;愁苦。
實勞我心。
勞人(勞苦憂傷之人);勞結(鬱結。指積在心中的憂思)
worried;
7.通“撈”。奪取。
犧牲不勞,則牛馬育。
capture; seize; wrest; take by force;
形容词
1.勞累,疲勞。
師勞力竭,遠主備之,無乃不可乎? 無案牘之勞形。 勞其筋骨。 歷農畝之勞。 好逸惡勞。 事力勞而供養薄
勞碌(勞苦忙碌);勞佚(勞苦與安佚);勞倦(勞累疲倦);勞煩(勞累麻煩);勞竭(疲勞枯竭)
fatigue;
2.辛苦;費力。
自謂少時用心於學甚勞。
勞謙(勤勞謙虛);勞謙日昃(恭謹勤勞,直到太陽偏西);勞勞擾擾(忙忙碌碌)
industrious;
名词
1.勞績,小功。
奉厚而無勞。 又口舌爲勞。
勞伐(功勞,功績);勞效(功效;功績);勞烈(勞績;功業)
meritorious deed;
2.泛稱一般的操作,工作 。
勞作(勞動;工作);勞事(勞動操作之事);勞烈(勞績;功業)
work;
3.勞動者 。
勞資關係;勞歌(勞動者之歌)
labor;
4.疾病 。
勞復(大病初癒,氣血尚虛,若勞累過度,容易復發)
ill; deases;
5.通“耮”。摩田農具。
勞亦再遍。
farm implement used to level the ground;
国语辞典解释
勞劳
láo详细解释
动
1.辛勤、努力做事。
《国语 · 越语下》:“未盛而骄,不劳而矜其功。”
劳动、操劳、不劳而获。
2.烦扰,为请人帮忙的客套话。
劳烦、劳驾、偏劳。
名
1.成绩、功勋。
《史记 · 卷八一 · 廉颇蔺相如传》:“我为赵将,有攻城野战之大功,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,而位居我上。”
功劳、汗马之劳。
2.辛苦、疲累。
《汉书 · 卷六九 · 赵充国传》:“ 以逸击劳,取胜之道也。”
积劳成疾、吃苦耐劳。
3.劳动者的简称。
劳资关系、劳资双方、劳资纠纷。
4.姓。如汉代有劳丙。
形
◎辛勤、疲倦。
勤劳、疲劳。
两岸词典解释
勞劳
láo详细解释
1.操作;努力工作。
劳动、勤劳、不劳而获。
2.烦扰(请人帮忙的客套话)。
劳烦、劳驾、偏劳。
3.工作的成绩;功勋。
劳金、按劳计酬、汗马功劳。
4.辛苦;疲累。
积劳成疾、吃苦耐劳、以逸待劳。
5.劳动者的简称。
外劳、劳资关系、劳资合作。
6.姓。
外语翻译
- labor, toil, do manual work
- Arbeit, Mühe (S), damme ??? , arbeiten, sich abmühen (V), Lao (Eig, Fam)
- fatigue, peine, mérite, exploit, prendre la peine de, récompenser, consoler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古文: 𠣁 、 𢥒
《唐韻》:魯刀切;《集韻》:郎刀切,𡘋音牢。《說文》:劇也。从力,熒省。用力者勞。《爾雅・釋詁》:勞,勤也。《易・兌卦》:悅以先民,民志其勞。《史記・文帝本紀》:朕親郊祀上帝諸神,禮官議,毋諱以勞朕。
义又,事功曰勞。《禮・儒行》:先勞而後祿。【註】猶事也。
义又,憂也。曹丕〈與吳質書〉:未足解其勞結。【註】謂憂心之結。又,姓。《廣韻》:後漢有琅邪勞丙。
又,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郎到切,牢去聲。《廣韻》:勞,慰也。《禮・曲禮》:君勞之,則拜。《韻會》:勞者,敘其勤以答也。
注解
〔勞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力部。
〔勞〕字拼音是láo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𤇾、力。
〔勞〕字造字法是會意。小篆字形,上面是焱( yàn ),即“焰”的本字,表示燈火通明;中間是“冖”字,表示房屋;下面是“力”,表示用力。夜間勞作。本义是努力勞動;使受辛苦。
〔勞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láo] ⑴ 人類創造物質或精神財富的活動⑵ 辛苦,辛勤⑶ 勞動者的簡稱⑷ 用力⑸ 用言語或實物慰問⑹ 姓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魯刀切頁碼第460頁,第28字續丁孫
勞
勮也。从力,熒省。熒,火燒冖,用力者勞。
𢥒
古文勞从悉。
附注段玉裁注:「燒冂謂燒屋也,斯時用力者最勞。」王筠句讀:「字形不可解,許君委曲以通之。」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甲骨文从二火、从衣,會火下綴衣辛勞之意。『衣』中有小點,或象縫綴之形。西周晚期金文『衣』中縫綴之形省略,或加義符『廾』,表示雙手操勞之意;戰國古文或从『心』,謂心之操勞;秦系文字『衣』省為『冖』,另加義符『力』,表示體力操勞之意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六反切闌刀反頁碼第1082頁,第3行,第2字述
劇也。從力、熒省。熒,火燒冂也。用力者勞。
鍇注臣鍇曰:「會意。」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1082頁,第4行,第1字述
古文勞如此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魯刀切古音第二部頁碼第2798頁,第6字許惟賢第1216頁,第2字
勮也。
段注勮各本从刀,作劇。今訂从力。《文𨕖・北征賦》注引《說文》劇,甚也。恐是許書本作勮。用力甚也。後因以爲凡甚之詞。又譌其字从刀耳。以俟明者定之。
从力熒省。焱火燒冖。用力者勞。
段注焱舊作熒。今正。此析熒字而釋之。燒冖,謂燒屋也。斯時用力者冣勞矣。或改冖作門者,誤。魯刀切。二部。
古文如此。
段注如此大徐作从悉。篆體作𢥒。今依《玉篇》、《汗𥳑》、《古文四聲韵》所據正。《汗𥳑》與《玉篇》中雖小異。下皆从力。竊謂古文乃从熒不省。未可知也。
白话解释
劳,生活艰苦。字形采用“力”与省略了“火”的“熒”会义。熒,表示火烧房屋,用力救火者疲惫辛苦。
字形解说
「勞」字甲骨文作從二火、從衣,表示燭火下縫綴衣服的辛勞,衣中小點代表縫綴的痕跡。金文有作從二火、從衣,火上加短橫畫的;也有作從二火、從心,表示心力的操勞。戰國文字省略「衣」旁改寫作「冖」旁,其下從力,表示屋內燈下勞作的意思。篆文繼承了戰國文字的寫法,《說文》誤以為「从力,熒省」,表示大火燒到屋子,人們全力灌救的辛苦。《說文》古文作從二火、從心,中間是從「衣」旁訛變來的。隸書、楷書都繼承篆文寫法。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