勅
力部9画左右结构U+52C5
外语翻译
- imperial degree; daoist magic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集韻》:蓄力切,音敕 —— 誡也。
义本作勑,或作飭。
注解
〔勅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力部。
〔勅〕字拼音是chì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束、力。
〔勅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chì] ⑴ 同“敕”。《廣韻•職韻》:“勅”,同“敕”。《集韻•職韻》:“敕,古从力。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三下反切恥力切頁碼第97頁,第28字續丁孫
𭣴
異體敕、𢽟、勅
誡也。臿地曰敕。从攴束聲。
附注吳大澂古籀補:「古『敕』字从柬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六反切暢陟反頁碼第261頁,第3行,第2字述
誡也。臿地曰敕。從攴束聲。
鍇注臣鍇按:《春秋左傳》注曰:「執鞭以出敎令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三下反切恥力切、洛代切古音第一部頁碼第493頁,第4字許惟賢第221頁,第3字
誡也。
段注《言部》曰:誡,敕也。二字互訓。《小雅・毛傳》曰:敕,固也。此謂敕卽飭之假借。飭,致堅也。後人用勑爲敕。《力部》勑,勞也。洛代切。又或從力作勅。
一曰:
段注二字今補。
臿地曰敕。
段注此別一義。凡植物地中謂之菑。或作倳事剚𨧫。側吏、初吏二切。敕與初吏一切正同部雙聲也。臿者今之插字。漢人衹作臿。
从攴束。
段注各本有聲。誤。今刪。攴而收束之。二義皆於此會意。非束聲也。恥力切。一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