历
意思解释
历曆、歷
lì基本解释
①经过。经~。来~。阅~。~尽甘苦。
②经过了的。~程。~代。~史。~来。
③遍、完全。~览。~数( shǔ )。
④推算年、月、日和节气的方法。~法。
详细解释
动词
1.形声。从謪,厤( lì )声。从“止”,表示与脚、行走有关。本义:经过。
2.同本义。
历,过也。 深践戎马之地, 足历王庭,垂饵虎口。 历齐河。 已历三世。 身不历农亩之劳。 历两京左右通政。
身历(亲身经历);历时(所经过的时间);历劫(佛教用语。指世界经历多次成、住、坏、空的生灭过程。劫,为宇宙在时间上的一成一毁);历岁(经过一年);历载(经历多年);历远(经历长久);历纪(经历的世代)
go through; experience; undergo;
3.行;游历。
伏轼撙衔,横历天下。 遍历名山,博采方术。
历聘(游历天下以求聘用);历国(游历各国);历行(遍行,走遍);历块(穿过一国如过一小块土地。比喻迅速);历说(游说)
travel through;
4.超越;超过。
礼,朝廷不历位而相与言,不逾阶而相揖也。
历位(逾越位次);历阶(越阶而上);历涉(度越)
surpass;
5.担任;先后担任各种官职。
历十二官,处事无纤毫过差。
历仕(做官);历官。
take charge of;
6.选择,选定 。
历吉日(选择吉祥的日子)
select;
7.发出;流露。
兹历情以陈辞兮,荪详聋而不闻。
reveal;
8.审视;察看;推算。
历象日月星辰。
历物(分别研究事物之理);历家(专门观测推算历象的人)
examine;
9.扰乱,触犯 。
历法(违犯法纪);历乱(胡乱,杂乱无序)
offend;
副词
1.尽;遍。
今予其敷心腹肾肠,历吉尔百姓于朕志。 历验各种僵石。
历心(尽心,重视);历行(遍行,走遍);历问(遍问);历阅(遍读)
all over;
2.逐一;逐个地。
历观文囿,泛览辞林。
one by one;
3.又历历可听;历历在目。
形容词
1.分明,清晰。
口齿自清历。
clear;
2.稀疏。
赤垆历彊肥。
历齿(牙齿稀疏)
名词
1.历法,历术。
君子以治历明时。 天文阴阳历算。
calendar;
2.历书,按当年的日、周和月顺序载有天文学等资料的出版物。
视历复开书,便利此月内。
航海历。
almanac;
3.次第,依次而定。
命宰历卿大夫至于庶民土田之数,而赋牺牲,以共山林名川之祀。
order;
4.所有以前的、先前的。
持历朝圣训授君。
历世(历代,过去的各个朝代);历叶(历代;以往各代);历稔(历年,连年)
all previous;
5.通“鬲”。釜鬲。
铜历为棺。
cauldron used in ancient China; tripot;
6.通“枥”
伏历千驷。
manger;
外语翻译
- history; calendar
- Kalender, Zeitrechnung, Kalenderrechnung (S), nacheinander, vollständig, in allen Einzelheiten (S), alle bisherigen, die früheren (V), dauern, vergehen (V), durchlaufen, durchmachen, hindurchgehen (V)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古文: 𢍷 、 厤
《唐韻》:郎擊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狼狄切,𡘋音櫟。《說文》:曆象也。《書・堯典》:曆象日月星辰,敬授人時。【傳】星,四方中星;辰,日月所會;曆象其分節,敬記天時以授人也。又,〈舜典〉:協時月正日。【疏】《世本》云:容成作曆,黃帝之臣。又,〈洪範〉:五曰曆數。【傳】曆數,節氣之數以爲曆。【疏】算日月行道所歷,計氣朔早晚之數,所以爲一歲之曆。《正字通》:曆以日爲主,故从日;其从厤者,推其所經二十八舍,正日躔也。曆法,始、中、終皆舉之,先求日至以定曆元,履端於始也;參以昏星,舉正於中也;察日與天會、月與日會之盈虛,齊以閏,歸餘於終也。《史記》、《漢書》通用歷。
注解
〔曆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上,康熙部首是日部。
〔曆〕字拼音是lì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厤、日。
〔曆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lì] ⑴ 推算歲時節氣的方法。如:“時憲曆”、“四分曆” 、“太初曆”。《淮南子•本經》:“星月之行,可以曆推得也。”⑵ 記載年、月、日、節氣等的書冊。如:“日曆”、“月曆”。《樂府詩集•卷七十三•;雜曲歌辭十三•;古辭•;焦仲卿妻》:“視曆復開書,便利此月內。”《舊唐書•;卷三十二 •;曆志一》:“玄宗召見,令造新曆。”⑶ 年代、壽命。《漢書•卷十四•;諸侯王表》:“周過其曆,秦不及期。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七上反切郞擊切頁碼第218頁,第18字續丁孫
曆
異體暦
厤象也。从日厤聲。
鉉注《史記》通用歷。
附注鄭珍新附考:「按:歷乃曆象本字,非通用也。」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戰國文字,字從田。篆文從日、厤聲,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段注本《說文》無此字,大徐本《說文‧日部》新附見曆字:「曆,厤象也。从日、厤聲。《史記》通用歷。」《說文》:「厤,治也。从厂、秝聲。」段注:「厤者,調也。按調和即治之義也。」隸、楷字形均承篆文而來。規範字改從力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