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谕的意思解释

讠部11画左右结构U+8C15

讠部

11画

9画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YWGJ

IVOMN

SOQK

38721

6170

5845

U+8C15

45341251122 点、横折提、撇、捺、横、竖、横折钩、横、横、竖、竖钩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基本解释

告诉,使人知道(一般用于上对下)面~。手~。~旨。晓~。

明白,古同“喻”,明白,理解。

古同“喻”,比方。

详细解释

动词

1.形声。从言,俞声。本义:旧时上告下的通称。也指告诉。

2.同本义。

,告也。 《说文》九税之利。 《周礼 · 掌交》讶士掌四方之狱讼,罪刑于邦国。 《周礼 · 秋官》

谕葬(圣上发旨的葬仪);面谕;谕知(告谕而使人知晓)

instruct; tell;

3.明白、懂得。

,晓也。 《广雅》教之以事而诸德者也。 《周礼 · 师氏》注其言多当矣,而未也。 《荀子 · 儒效》又不能其内志。 《汉书 · 文帝纪》先生坐!何至于此!寡人矣。 《战国策 · 魏策》

understand; see;

名词

1.旧时用指上对下的文告、指示。

这可得便来,着魏子英拿 沙龙。 《小五义》

来谕;手谕;赐谕。

instruction;

2.告诫的言辞。

edict;

3.比喻。

请以市,市朝则满,夕则虚。 《战国策》

analogy;

外语翻译


  • proclaim, instruct; edict
  • anordnen, bestellen , Yu (Eig, Fam)
  • ordonner, instructions, proclamer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酉集上 部首:言部 )

唐韻》:羊戍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兪戍切,𡘋音裕。說文》:吿也。類篇》:曉也。韻會》:及其未悟,吿之使曉。榖梁傳・桓六年》:修敎明諭國道也。禮・祭義》:諭其志意。【疏】使祝官啓吿鬼神,曉諭鬼神以志意。周禮・秋官》:訝士掌四方之獄訟,諭罪𠛬于邦國。【註】吿曉以麗罪,及制𠛬之本意。【疏】諭爲曉,故曰吿曉。戰國策》:寡人諭矣。【註】諭,曉也。呂覽・離謂篇》:言者以諭意也。淮南子・主術訓》:衰絰菅屨,辟踴哭泣,所以諭哀也。【註】諭,明也。

又,《玉篇》:譬諭也。前漢・賈誼傳》:誼追傷屈原,因以自諭。【師古註】諭,譬也。

又,《廣雅》:諫也。

又,官名。唐書・百官志》有左右諭德。

又,縣名。晉書・地理志》:新諭縣,屬荆州安成郡,吳置。唐書・地理志》:招諭縣屬錦州,垂拱三年置。

又,姓。廣韻》:東晉有諭歸,豫章人,撰《西河記》。何承天云:音樹。

又,《玉篇》:他口切,偸上聲 —— 誘也。

集韻》或作喩。

注解

〔諭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上,康熙部首是言部

〔諭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訁、俞

〔諭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yù] ⑴ 见“谕”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三上反切羊戍切頁碼69頁,第28

異體諭

諭告也。从言兪聲。

附注嚴章福校議議:「《史記・朝鮮傳》索隱引作『曉也』。余謂大徐『告』字必非無本,疑『諭』下當作『告曉也』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五反切玄遇反頁碼196頁,第2行,第1

諭告也。從言俞聲。

鍇注臣鍇曰:「及其未悟,告之使暁,若先諭之也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三上反切羊戍切古音第四部頁碼362頁,第2許惟賢162頁,第10

諭告也。

段注凡曉諭人者,皆舉其所易明也。《周禮》掌交注曰:諭,告曉也。曉之曰諭。其人因言而曉亦曰諭。諭或作喻。

从言。俞聲。

段注羊戎切。四部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